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有多少年轻人做到了家和万事兴,累啊?
自己的,事情,手机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有多少年轻人做到了家和万事兴,累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会如何发展,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我们可以为此做一些事情。比如,响应各级号召,做好隔离防控工作,确保自身的安全,以及家庭的安全。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独善其身,想必本次疫情最终造成的损失,一定会比一百年前那一次少很多。而这样的结果,跟你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哦。
但是,要真正做好隔离防控工作,真正做到独善其身,且家庭和谐,也并不容易。毕竟,对此我们并没有多少的经验,来应对在家学习的生活。
今天,我想就“在家学习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这么一个主题,来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希望对各位同学都有一些启发。
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拥抱现实,做当下最好的自己
自从疫情发生以后,全国各地都陆续在线开学,以往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去上学,每天下午快快乐乐回家的这种体验完全没有了。
老师在家里讲课,无法挥动粉笔,也很难点醒某个正处于半梦半醒状态中的学生,这种感觉怪怪的。
更奇怪的是,有的家长,居然说什么“再不开学,让神兽归山,我就要归西了”。你说,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是毛主席口中早上八九点的太阳,这些家长把我们比喻成神兽啥意思?是不是说什么请神容易送神难,把我们当瘟神?
说到神兽,你们知道中国最著名的神兽是什么吗?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如果一定要把我们学生比喻为神兽,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就是那条名叫“鲲”的大鱼,等我们在幽深的大海中修炼好了之后,变身为鹏,定能振翅高飞,目标是更加高远的星辰和大海!
当然,疫情期间的在家学习,有诸多郁闷的方面。比如,学习生活中缺少仪式感,做什么事情虽然变得更加自在,但是却不知所措。
身边少了很多好朋友,也缺少生活中的涟漪,哪怕是一些小的不如意,现在想起来也真是让人回味。
但是,那都是过去的回忆,也一定是即将到来的美好。而现实,多少让人有一些不如意。如果不接受现实会怎样?那我们就会变成有些家长口中的“神兽”,而且是被困住的“神兽”。现实就像是海洋馆里面的海底隧道上的玻璃,如果一条大鱼总是想要突破玻璃的束缚,很快它就会遍体鳞伤。但它还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熟悉周围环境,避免自己被撞伤。在允许的范围内,仍然可以找寻属于自己的最大的自由生活。
这个允许的范围,就是现实生活对我们诸多要求下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空间里,我们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让学习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把我们自己看成是鲲,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可千万别真把自己当成一天到晚都游泳的鱼,那样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在我看来,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做一个学生,而一个学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每天都要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喜欢的事情,就是人生中最为快乐的事情。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而且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而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有意义的生活,就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组成方面。
为什么我会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是最幸福的事情呢?我们如何在疫情,来获得这种快乐与意义感呢?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间,我儿子喜欢做的事情,以及喜欢的方式,希望你能悟到这里面的乐趣。
我儿子是北京某中学初二的学生,英文名字叫Bert。之所以叫这个英文名字,源自于他半年前看了一部1964年迪斯尼拍的电影,叫《欢乐满人间》,里面有一个善良而快乐的家伙,叫Bert。我儿子十分喜欢这个家伙,于是就把自己的英文名字改成了Bert。我想,这就叫“爱屋及乌”吧。
既然他觉得这部电影很棒,你要不要也抽空找个时间看看呢?在我看来,看一部好电影,胜读十本书,你会这么认为吗?
同时,你会不会也因为喜欢某部电影里面的角色,而改变自己的英文名呢?可以给我们回复一下哦。
Bert先生自网络开学以来,都快忙死了。他到底每天都在忙什么呢?我这里跟各位透露一下,你们可千万不要照搬哦!
(1)6:00起床,跟读英语。主要是新概念英语,然后才是课本上的英语。
(2)6:40分,自己去做早餐。一般都是做鸡蛋三明治,配上一杯牛奶。所谓的鸡蛋三明治,就是煎一只鸡蛋,抹点沙拉酱和番茄酱在面包片上,夹起来吃,又快又好吃,还营养丰富。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3)7:00左右,吃完早餐,开始阅读地理和生物课本。原因是,他现在初二下学期,这两个学科要结课考试,这可是紧急且重要的任务,所以每天都通读。
(4)8:00左右,练习英文手写体,这使他最近的英语书写变得十分好看。
(5)9:00开始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
(6)14:00左右,开始研究《几何原本》。《几何原本》这个书了不起啊,是古希腊人欧几里得,在大约公元前三百年的时候写成,这本书就是求证数学里面的几何的一些定理的成立。据我以前访问的一些清华学生讲,数学里面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它自身的推导的思路,就是解决考试难题的思路。当然,我儿子研究几何,并非是想要提高数学成绩,而是我总跟他讲,《几何原本》的内容,就是最佳的数学思维训练,也是最佳的逻辑训练,值得研究啊。
(7)16:30 打字练习。为了在今年暑假真正学会一门编程语言,我请他提前练习键盘盲打。学会一门编程语言是我的倡导,他同意我的看法:编程对于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大有裨益。
(8)17:00的时候,他开始练习钢琴。一套固定的流程:音阶练习、练习曲、乐曲的演奏训练及新曲目的练习。我们会有一些小目标,比如最近的目标是,每天把某首练习曲的速度增加10%,直到达到大师的速度。这既是一个目标,也是我们的一个实验,我们一起再验证,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天后会不会达到大师的水平。从事实上来看,确实是可以的。
(9)20:00的时候,他会出去跑3~4公里。
(10)21:00的时候,他会阅读一些小说。睡前还会听书。
我曾经问他,你每天学那么多东西,烦不烦?他说,“不烦。虽然有些学习任务并非都很喜欢,但学习本身很有意思啊。跟读英语,我学会了美式发音,而且通过反复阅读,我理解了很多语法,甚至不用管语法,看到一个句子就知道应该如何去表达。”
说得真好,原来阅读英语也能给人带来成就感,而且很简单嘛,跟着读就好了。他告诉我,“当你相信自己能学好,每天都去付出时间不问收获,你自然就能很快入门,很快找到感觉,甚至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课本知识,学习钢琴,学习几何,都能有这样的感觉。而且,你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厉害了,离自己未来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上一篇:宇宙的基本问题,希望能得到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