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越长大会越怀旧越容易感伤吗?
的人,时候,过去人越长大会越怀旧越容易感伤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路过学校时,你会突然怀念学生时代,风华正茂;路过老街旧房,你会突然驻足,想起小时候或许和玩伴们在这里嬉戏打闹。
怀旧总是伴随着伤感,因为回不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繁复乏味的工作,波澜不惊的生活,还是那些未完成的壮志?人越长大,理想也越渺小,所谓“远大的抱负”不过是年少轻狂时的梦。梦和现实差得越远就越感到痛苦,要么从梦中醒来,要么朝梦想奔去。梦想多半会被现实击碎,不愿参透这道理,仍愿去做个寻梦的人。“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这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道理,被痛苦逼疯的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会承受,承受之后或奋起或颓废,哪种人更快乐不得而知,但哪种人会更接近梦想显而易见,如果从这点上来看做个不快乐的寻梦人是不是比做个不快乐又毫不改变的人要更有意义? 少年就像一场梦 随着我们的长大 我们渐渐苏醒 这时候发现世界是很现实的 疲于去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 已经没有太多的尽力去追寻我们的梦 这个时候会承担更多的东西 会有更大的压力压在肩头 无法在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了。真的好累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一直在成长,一想到之前的事情就特别的伤感,时光一去不复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少总是好的。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我们喜欢怀旧,其实只是事实的一半。更贴近现实的,是我们一方面喜新厌旧,讨厌一成不变,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怀旧。
未来,往往伴随着刺激和风险;而过去,则意味着安全。我们总愿意把过去看过好看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到KTV都点着那几首“饮歌”,听电台特别爱听到自己熟悉的歌,正是这种由熟悉而来的安全感,让自己感到舒适。
我想起一个人,那是一位中年的父亲,教育程度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的他,在家庭里也得不到尊重。当他向子女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孩子的不耐烦。在那次面谈中,那位父亲每当聊起自己年少、年轻时候的事情时,整个人精神焕发,双目炯炯有神,而在谈起现在面对的问题时,却时常露出颓态,不感兴趣。他似乎一直活在过去的岁月中,而对现在的生活处于抽离的状态。而儿子却相反,每当父亲讲起过去,总会一脸的不屑并且旁敲侧击地打击父亲。
“我食盐多过你食米;爸爸不想你走冤枉路”
“我就是想自己碰碰钉子,你不能剥夺我碰钉子的权利!”
这对父子就是如此维护着自己的立场。他们在不同的角色里深陷且对立,恰恰也是对过去的沉淀和对未来的期待之间的碰撞。儿子再三强调对未来的渴望并抨击父亲逃避现实沉湎过去自我满足,其实也是希望把父亲从沉湎过去的状态拉回来,希望父亲变回家里从前那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而父亲又何尝不是希望自己能够为稚嫩的孩子保驾护航,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因过于年少轻狂,自我膨胀而碰壁受挫。只是当父亲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很自然会依赖自己过去的经验去构筑一个更高大更权威的形象,使儿子信服。他们的出发点本身没有冲突,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选择一个合作的姿态,呈现出的样子更接近于新旧权力的斗争。若他们以一个合作的姿态去对话,又将会如何呢?
其实,怀旧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非常怀旧的。
有时候怀旧也体现在一些对旧人旧事的情结,那些承托着共同记忆与感情的物件,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因为他们共享着不同人的相同经历。这正是人们对同路人的需要,共同经验能使大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内心的归属感。那一点点的归属感,能使自己在路上不孤单。
人从陌生到熟悉,到产生好感,甚至恋爱,就是从分享自己的过去,发现共同点开始的。一样的过去,一样的记忆,就是那所内心大门的钥匙。我们的过去似乎也是一张标签,见证着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怀旧,也是在寻找我们自己的足迹,从而看到自己的的远方。缅怀过去和拥抱未来,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心里的秘密也不断的增加,我们开始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告诉别人,而是总喜欢一个人承担所有的一切,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孤单,我们会觉得没有人了解我们,我们也不会相信别人,这样我们和别人之间就出现了距离!
我们会开始怀念我们小时候的天真与纯真,我们总想回到从前,因为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然而现在的我们却背负着很大的责任,有的时候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们开始慢慢的学会了承受压力,但是我们却开始变得不再有开心了!
上一篇:使用两个手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