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玉米地里发生金针虫怎么办?
金针虫,玉米,幼虫玉米地里发生金针虫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种子包衣:玉米可选用包衣种子,小麦可用40%异柳磷10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种50公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拌种:
用40%毒死蜱100倍进行拌种。
2、毒饵:
苗期可用40%的拓达毒死蜱1500倍或40%的辛硫磷500倍与适量炒熟的麦麸或豆饼混合制成毒饵 ,于傍晚明顺垄撒入玉米基部,利用地下害虫昼伏夜出的习性,即可将其杀死。
3、种子包衣:
玉米可选用包衣种子,小麦可用40%异柳磷10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种50公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掌握好春玉米的地下害虫的防治技术,保证全苗、高产
地下害虫对春玉米种子和幼苗危害严重,造成春玉米缺苗、断垄,对春玉米的产量损失是巨大的,地下害虫主要危害春玉米的地下部位和近地面茎,种类多,但主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和地老虎。那么怎么来防治春玉米的地下害虫呢?
地下害虫危害春玉米症状
蛴螬危害春玉米症状
蛴螬幼虫主要食用春玉米的种子、须根、营养根及地下茎的皮层,可深达髓部,还能咬断幼苗的根和茎,最明显的是茎的断面整齐平整,蛴螬幼虫危害可造成缺苗、死苗,严重时毁种,蛴螬的成虫以春玉米的叶片、嫩茎为主要危害对象,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只留下叶脉基部。在土温达10度时上升到耕层进行为害,13-18度时活动最盛,23度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
金针虫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金针虫以取食土壤中的玉米种子、幼芽或咬断幼苗,有的正如名字一样,像针一样住进较大玉米苗的地下茎,受害幼苗变黄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在地表10厘米左右土温在7-13度时为害严重。
蝼蛄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蝼蛄以成虫、若虫咬食刚播下的春玉米种子、幼苗的根和嫩茎,从外部看,受害的嫩茎杆断裂或扒成乱麻状,小苗枯死,大苗枯黄,挖开土壤看可以发现玉米根系附近有纵横叠加的隧道,使幼苗吊空而死。
地老虎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地老虎可以分为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都以幼虫危害春玉米的幼苗,造成缺苗,严重时会种,1龄幼虫只食嫩叶的叶肉,将表皮和叶脉留在叶柄上,2-3龄幼虫以食用叶片,叶片出现孔洞或缺刻,4龄虫危害最为严重,可以咬断幼根、幼茎、叶柄,将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春玉米植株枯死。在地温13.4-24.8度时危害最为严重,繁殖速度最快。
地下害虫危害春玉米的发生规律
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大多数为2年1代或1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交替在80-100厘米的土层中越冬,以成虫越冬的蛴螬主要危害夏玉米和秋玉米,以幼虫越冬的,主要危害春玉米,成虫白天不动,晚上活动,白天潜伏在土层中和春玉米的根系中,傍晚时出土活动,深夜后再回到土壤中,成虫对黑光灯有趋光性,对腐烂的植物残渣也有趋性,蛴螬幼虫活动范围在土壤中,主要危害春玉米种子及根系。
金针虫
金针虫可以分为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金针虫2-3年发生1代,2年发生1代的第1年一幼虫,第2年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在地下越冬,3年发生1代的,第1年和第2年以幼虫越冬,第3年以成虫越冬,越冬时钻入地下20-80厘米的土壤深处,春季越冬幼虫开始上升活动,4月为幼虫活动旺盛期,对春玉米的种子和幼苗产生危害,5-6月温度升高,躲于地下,8-9月份又返回地表层危害,9月以后又潜入土壤深处越冬,在第3年秋季幼虫老熟化蛹,在第4年春夏季成虫产卵,成虫不危害玉米植株,有假死性,雄虫有趋光性。春玉米多为细胸金针虫危害,一般土壤潮湿的黏土或水浇地发生较多。
蝼蛄 蝼蛄也是3年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的若虫在地下60-120厘米的土层中越冬,在春季播种玉米后,常在玉米种子傍的土层顶出10厘米长的新虚土堆,危害春玉米种子,夏季潜入地下越夏,秋季又继续危害,其后以8-9龄若虫越冬,第2年春季,越冬若虫继续危害春玉米,南方1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各龄若虫在地下越冬。在气温高、湿度大、悶热的夜晚出土活动,一般在潮湿松软的壤土或沙土壤危害较重,南方比北方危害严重。
地下老虎 在南方可以中年危害,在北方以1年发生2-7代不等,视当地气温的高低而定,地老虎的适应温度在13.4-24.8度,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90%,土壤含水量在15%-20%适宜,土质疏松、保水性好的土壤、杂草丛生、靠近荒地的地块也适宜地老虎发生。以幼虫和蛹在地下越冬,在春玉米发芽开始即危害。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防治方法
春玉米的地下害虫种类多,在同一地区可混合发生或交替发生,因此在防治时要掌握好害虫的种类、密度和春玉米的播种生长的发育情况来具体而定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1、合理轮作和深翻土壤
蛴螬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轮作其它双子叶作物,减少虫口基数,或水旱轮作,以降低虫口密度,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翻地,夏季伏耕,冬季冻土翻耕,以破坏地下害虫的的生活环境和杀伤虫体,或将地下害虫翻到土面,经过暴晒、冷冻后可以杀没大部分幼虫、若虫和蛹。
2、清除杂草和冬季灌水
上茬植物采收完后及时清洁地块和铲除田埂、路边的杂草,减少地下害虫的早期活动场所,在春玉米播种前一个月实行灌水淹土3-5天后排水,可以让土壤中的地下害虫缺氧而死,过10天待土壤较为干爽是深翻土壤,在春玉米播种前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要将有机肥埋入地下,不能暴露在地表,防止金龟甲、蝼蛄产卵。
3、扑杀和诱杀地下害虫
扑杀方法 金龟甲具有假死性,在盛发期,可摇动玉米植株,金龟甲落地后进行人工扑杀,春季在蝼蛄还没有迁移前,根据地面隆起的虚土堆来找虫洞,按照洞口深挖,找到蝼蛄病杀死,夏季在进行春玉米中耕施肥时,发现洞口后,向下挖10-18厘米即可找到卵室,再向下挖8厘米左右,即可找到雌成虫,一并消灭,人工扑杀地老虎的方法,在受害的玉米植株的周围用手扒开表土,于每天早上捕捉潜伏的幼虫,连续坚持15天,即可扑杀大部分地老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