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喜欢枭雄曹操还是仁义君子之称的刘备刘皇叔呢?
刘备,徐州,仁义君子你喜欢枭雄曹操还是仁义君子之称的刘备刘皇叔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正如《这一拜》歌词中所说: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二、黄巾管亥部领数万人杀向北海孔融,孔融大惊,知刘备是英雄,派人去平原请刘备来破敌兵。刘备带领人马到北海大破贼兵,孔融知刘备以仁义著称,常能救人于危急,又请刘备帮忙救陶谦保徐州,刘备知陶谦是仁义之人,曹操攻打除州到处残害百姓,又借兵去徐州救危困。刘备一进徐州城,陶谦就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断然拒绝。曹兵退去后陶谦再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坚决不受。陶谦为让刘备保护徐州让刘备占住小沛共同防御,后来陶谦病危以托付徐州的民众生存为由,己近哀求刘备统领徐州,刘备在为稳定徐州时局的情况下才接受执掌徐州。从刘备北海救孔融、救徐州,又有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是临危受命、受托付才执掌徐州,看出刘备是真心救北海孔融、救徐州于危难,称刘备为仁义君子是实至名归,从孔融、陶谦众多人的话语中更加证实刘备是仁义君子无疑。
三、徐庶初遇刘备言:此的卢马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终必妨一主,将此马送于仇人,待妨过了此人,然后再骑就没事了。刘备听徐庶说完变色日:“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徐庶知刘备仁德故试之,刘备仁德早有新野歌谣为证: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刘备连对仇人也不愿使用不正当手段,可见刘备是真正的仁义君子。
四、汉献帝教人取来宗族世谱,由宗正卿宣读后,证实按辈分排刘备应是献帝的叔辈。
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联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人们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可见刘备被称为刘皇叔有据可依,献帝称刘备为英雄也是对刘备人品贵重的一种认可。刘备名字可分析为刘氏江山的的后备力量,后来献帝被废,刘备称帝也是汉室的一种新形式的延续。
五、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敢时,弃樊城危难之时仍坚持派船接走百姓,对比曹操逃跑时弃侄儿、儿子都不顾,可以看出刘备称得上仁义君子。
六、刘备取西川刘璋投降,刘备封刘璋为振威将军赴南郡公安,临行为刘璋设宴送别。反观曹操攻打荆州时,刘琮投降,曹操封刘琮为青州刺史,刘琮母子在赶往青州的路上,被曹操派于禁带领骑兵赶上杀死。曹操反复无常,手段凶狠。刘备以仁义对待来降之人可见刘备是君子作风。
总结:刘备以仁德处事,事事为别人着想,大仁、大义实为君子作风,刘备这种仁义品格值得学习、发扬,我喜欢刘备,像刘备这种英雄也没有不喜欢的道理。枭雄曹操以天下人要我负出的不义做法,实在让人难以喜欢这个人物。如在当今社会,我们是选曹操这种人格的人做朋友呢?还是选择和刘备这种做事讲原则、道德的人做朋呢?相信没有人去选择那种为人凶狠、不道义之人为朋友。
延展:刘备为人处事仁义道德为先,在自己带领团队下也多出忠义之士,像关羽、诸葛亮、赵云、姜维都忠肝义胆,视死保蜀汉从无二心,这和上司领导刘备有很大的关系,因刘备以仁义、君子作风处事,对自己团队的人员起着引领、学习的作用,带动着身边团队的人员更加忠义、仁德。
曹操的枭雄人品也得到一定的传承,像曹丕霸占袁熙之妻甄氏和曹操霸占张济妻子一样,曹丕行为受曹操影响。司马懿阴谋篡魏也有曹操枭雄处事法影响而得到学习。实际曹魏被司马氏架空就算结束了,而蜀汉在姜维的忠心护主下,仍坚持存活很多年。后来晋朝是以短暂的时光而过,都因不能以仁政得天下,终不会长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不如曹操坦率:曹操在其做魏王后期有当皇帝的念头,这个无论看三国演义的还是看三国志的人都一目了然,曹操自己在文章里也吹嘘过自己的功德。曹操很坦率,他很少去掩饰自己的这种思想,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正义的。而且事实上曹操并没有当皇帝,篡位的是他的儿子。
反观刘备,自己那么想当皇帝,但在诸葛亮及大臣拥立他登基的时候,这厮惺惺作态,直到百官跪了一地,这厮才一边心里偷着乐一边表面上勉为其难得接受。我为什么说他早就有当皇帝的念头呢,看看他为他的好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了:刘封,刘禅,我们都知道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举行封禅仪式。可见他远没有曹操坦率。
刘备没有曹操的霸气和才气:曹操的霸气在三国人物中是出了名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我们甚至可以从他是诗句中感受到这种霸气。曹操的才气也是相当出众的。他推广屯田制,解决了军粮问题。他不光会用人,自己也是有勇有谋。文学修养也颇高,是建安七子之一。
而刘备呢,听到曹操说他是英雄的时候惊吓至筷子落地,很难看出他身上有英雄的霸气,只能说他有英雄之谋略。他的才气表现得最突出的是识人,能把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谋士招致麾下(当然诸葛亮,庞统在三国演义里被妖魔化了,其实曹操手下的五大谋事均不在此二人之下),他自己的勇敢谋略并没有曹操那么突出。文学才气就更谈不上了。
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主体思想是兴刘、贬曹、抑吴,所以读者读下来第一感觉就是:刘备是主角,而且真是个好人,为人忠厚善良,讲义气,又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室正统。从弱小到一步步强大,从一个路边小贩做到一国之君,也算是传奇人物了,只是后来阿斗太差劲,没能保住祖宗继业。乱世之枭雄!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当世英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说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说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刘备携民渡江的背后更有精心的考量与算计,既无关正义,更与仁慈不挨边。曹操南征荆州之时,或许刘备早已断定樊城与新野守不住了,于是他派人四处宣传曹军无恶不作且灭绝人性,极力妖魔化曹军的凶残,如此不遗余力的宣传之举果然奏效。耳闻曹军如此凶暴嗜血,新野等地的民众内心极度恐惧,刘备乘热打铁,他乘势用半强迫的手段裹挟民众随大军一起南撤。同时,为了阻断民众故土难离的情绪,彻底断了他们重回樊城、新野的念头,他命兵士一把火将新野烧成焦土,以强逼民众铁心紧跟自己一条道走到黑。曹操能成大事,也莫不如此,但曹操并不介意,敢作敢当,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曾言,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帝王本色展露无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