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喜欢枭雄曹操还是仁义君子之称的刘备刘皇叔呢?
刘备,徐州,仁义君子你喜欢枭雄曹操还是仁义君子之称的刘备刘皇叔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述,通过以上的对比,我相信朋友们大概也有了自己的判断,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曹操的文治武功、政治手段、子女教育各方面都要碾压刘备,虽然刘备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英雄,能在三国那个乱世,夺得一块地盘,称王立业,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能力,但对子女的教育的确很失败,相比于曹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让我选的话,我还是喜欢枭雄的曹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枭雄曹操用倒行逆施的手段,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毫无人性恶行杀人,用阴谋诡计谋取政权,虽然局部中原立国,最终司马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残忍的手段灭其子孙,这就是报应。凡看过三国演义有良知的人,对曹操都恨之入骨。若曹操泉下有知,定然后悔。
为人处世,高至皇帝下至小民,都不能超越道德底线一一良知。象以往的凌迟处死犯人就过于残忍,诛连九族等都遭废止。现今的特朗普也太离谱,象曹操一样坏事做尽,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扇风点火,把世界搞到一团糟。他也肯定没有好下场。
刘备则不同,仁义施政,道德为人,虽有些缺点,人都能理解原谅。合乎今人的意向。诸葛亮是当时的人中之龙,都能屈身就范且至死无怨言。很多正人君子都投奔刘备,武将如云,谋士众多,像庞统(凤雏)更不用说,徐庶虽被曹操诱骗却不愿为曹施一计。充分证明刘备的为人深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只是局部为王,因各种原因未统一全国。但他的人品流传至今,这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成功人士。而曹操却类似奸臣遗臭万年,连累其子孙都要改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被称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他推动了历史进程,对我们中国的历史走向产生过深刻影响,与之相比,刘备什么家都称不上,也只是一方割据势力,从大局历史观来看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注定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十里桃花林下有三名汉子撮土为香,义结金兰,后人称之为“桃园结义”。
这场结义中的主角之一名叫刘备,《三国演义》中说他仁义过人,带着仁义人设的刘备一直以正人君子的形象示人,千百年来圈粉无数。
然而,掩卷深思,刘备是一方枭雄,又身处三国乱世,他真的如传说中那样是个大仁大义的正人君子吗?
一,没了命的吕布
每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都体会过工作不易,刘备也不例外。
公元196年,还处于草创阶段的刘备就和袁术交恶了,袁术一怒之下派纪灵带了三万人马讨伐刘备,准备来个公司并购。刘备吓傻了,赶紧向吕布求助。
吕布很够意思的一口答应下来,然后仗着自己业务能力过硬,当着刘备纪灵两家的面秀了把足以拿奥运金牌的高超箭术,从而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段史料原载于《三国志·吕布传》,后来演绎成“辕门射戟”的精彩故事。
吕布肯对刘备仗义援手固然有他为自己利益打算的地方,但是客观上吕布此举实实在在的帮了刘备的大忙。
若刘备真是个仁义君子,就算做不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至少也应该做到“大恩大德铭记在心”吧。
但顶着仁义人设的刘备是怎么报答吕布的呢?
公元199年,吕布被曹操擒获,由于吕布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曹操一时起了爱才之心,再加上吕布对曹操说:“曹公您得到我后,我愿辅助您一统天下”,搞得曹操当场就想答应接受吕布投降。
可就在这时,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来了个神补刀,他对曹操说:“明公你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下场了吗?”一句话要了吕布的命。
二,被抛弃的妻儿
如果坑了吕布还不算人设崩塌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刘备接下来的行为。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刘备不得不踏上逃亡之旅,但由于刘备舍不得新城和樊城的百姓,于是带着百姓一起逃走。
这段史料被后人加工成“携民渡江”的故事,成为代表刘备仁义的典型案例。然而,这个经典的案例中,刘备的仁义似乎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后,连妻子儿子都不顾了,自己跟诸葛亮、张飞等几十个人骑马先撤了。那么矛盾出现了,刘备关键时刻连至亲骨肉都顾不上,又哪有余力照顾百姓呢?
因此,刘备携民渡江的真实情况应该是刘备想靠着老百姓来做掩护,虽然带着老百姓走确实会影响速度,但是混在百姓中,刘备可以使自己这个主要目标不那么明确,而且一旦刘备成功躲开追兵这些百姓就可以成为刘备最需要的人力资源。
如此说来,携民渡江不但不能体现刘备仁义,反而印证了刘备虚伪。
三,刘备铸币
三国鼎立魏蜀吴,连年战火并硝烟。刘备称帝在成都,直百五铢当百钱。
这首歌谣里讲的,就是刘备铸直百五铢的故事。建安十九年,刘备入主成都后,为了充实国库筹集军费,下令铸直百五铢钱流通。
顾名思义,所谓的直百五铢就是一枚钱当一百枚五铢钱使用。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一条寻常的经济政策而已。
然而,刘备铸的钱是有水分的,一开始,一枚直百五铢还能有9克,后来就越来越轻,一直减到仅3克左右的重量,这和一枚普通的五铢钱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项政策迅速为刘备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史料记载“(刘备)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但老百姓却倒了霉,承担了货币贬值的全部损失。
或许是刘备从这场暴富中发现了生财之道,等到刘备建立蜀国后,又继续推行过几次这样的政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