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哥让我读先秦古文,说那一时期的文章比唐诗宋词要好,是这样吗?
先秦,古文,孔子我哥让我读先秦古文,说那一时期的文章比唐诗宋词要好,是这样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令兄观点未必正确。先秦文章,于其思想性而言,的确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其文字艺术,却未必堪比唐宋之时,且过于古奥,难以理解。如果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看,不如先明清,再宋唐,然后秦汉以上,由浅入深似乎更为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中国文学作品有两途。
一是顺着朝代读下来,明了它的源流发展,越读越感到文学的自觉带来的愉悦,能将狭义的文学与广义的文学(文章)区别开来,能认识到新文学的质的变化(如昌耀诗之区别于古典诗)。这样读,开始时不容易感觉到阅读文学作品的愉悦,因为训诂文化等占据了大量时间。
一是倒着读,就是从现当代回读到先秦。这样读,是探本溯源,是逐渐混沌话,渐直和文化交融,越来越厚重。对于不是文学系的人,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那种方法,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支援。在我,两种都施行过,获益良多。
若要持久,我看好后一种。海子诗的发展就是这种进路,从抒情短诗到《太阳七部诗》。天才诗人良有以也,惜烧灼在赤道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秦古文,是文章筋骨,唐诗宋词是填其肉,所以,学古文,先知骨,后绘其理,非常对。学完古文,再读唐诗宋词,就很好理解,像白话文一样。学习古典文学,应该先难后易,跟学白话文的规律刚好相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朴素的哲理尽在其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扎心君,我来哔哔几点。
喜马拉雅山之所以最高,是因为它在青藏高原上。中国文化的根本在道德经(万经之王),论语,诗经,易经上。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这片沃土上盛开的花朵。
五千年的文明不是盖的。
无往不复,无平不陂。易经。千金散去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诗。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道德经。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切在灯火阑珊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树春。中唐刘禹锡诗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读书老始成。陆游诗。
鱼我所欲也,熊长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去义也。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孔子论语。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太多了,说不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思想性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是对的。尤其是先秦诸子散文,几乎全尽了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从中可获得我们成长的人生所需,可解答人生疑惑。后世之书,创新不多,传承先秦而来,在思想内涵方面很难超越先秦。今天书市上流行的所谓成功学、成长学,有的写自己成功经历,有的敷衍古书而来,缺乏哲理性的普遍意义,借鉴作用不大,不如深入读懂几本先秦典籍。读懂几本先秦散文(它们是源头),再读之后的文学,你会发现阅读障碍大为减少。最好能通读《论语》《老子》,再加《吕氏春秋》《管子》(这两部是综合资料汇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言为高大上之识!当循之!有联曰:
庭有余秀 郑草 谢兰 燕桂树
家无别况 唐诗 晋字 汉文章
汉、秦以上古文是文章正源,胸襟博大,意义深邃。最好是一个字一字地啃读竖排版繁体字的!这样做的好处要等你四五十岁以后才能悟到,且终身受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