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甲骨文之前有文字么?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那它是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甲骨文,文字,汉字甲骨文之前有文字么?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那它是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秦汉简隶、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和简化字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大致分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为古文字,小篆、秦汉简隶为近古文字,(汉后)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和简化字为今文字。汉字的历史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没有断崖。世界上中国文字体系也是最完整、最丰富的。所以可以想象,甲骨文以前肯定是有先古文字的,并且甲骨文的产生也是这些先古文字变化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汉字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和猜测,如“结绳说”“八卦说”等。
其中“结绳说”记载了我国先民结绳记事的记录方法,世界早期人种也有这种记事方法。
“八卦说”采用简单的契刻划线符号记事的方法。甲骨文初期在兽骨龟背上契刻,可能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需要记录更复杂的意思时发展出来的。后来的金文在青铜器上篆刻也是契刻书写方式的继续。
还有传说“仓颉造字说”,也具有明显的英雄史观色彩。
但对先古文字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出对下结论:
1、文字的产生是由原始到文明的划时代的进步;
2、文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文字来源于社会化产生,并在观察客观世界中提升成符号化的思想载体;
3、汉字起源于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时期,即少昊时期,距今6000余年。
更早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可能很不能成为独立的文字,但已经承担了人类表意的功能。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象形文字都是从早期图画中简化、提练而来的。
在众多考古中证实,汉字存在于契刻的记载形式中。郭沫若1972年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
那么,甲骨文之前的汉字有什么特点呢?
发源时期,学术界公认:我们新石器中晚期遗址中普遍发现了陶器刻划符号,说明汉字的萌芽与此正相一致。继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发现隐陶器刻划之后,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出土了极形象的类文字图形,“日月人山”的形象符号,学者主认这已是文字了。考古断代确认最早的代贾湖遗迹距今7000~8000年,确切的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殷墟甲骨文是7000年以上。汉字的历史比埃及文字圣书字(公元前3500年)、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要早一两千年。
从一开始,汉字就是注重形意象声诸因素作为造字的依据,这是展示了中华民族先人启蒙的思维活动能力。不象其他世界文明地区以及欧洲拉丁文字,重记录发音。多字母成字。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内在保证。
社会研究字将社会结构分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而文字属于上层建筑的文明范畴。当文字为上层建筑服务的时候,原始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有阶级的奴隶社会了。统治者开始用文字去与上天交流,询问苍天的意志,以掌握部落的命运。于是甲骨文更加完善成为成熟的文字系统。
对先前的图形符号进行了声化、简化、论变等方法,促使甲骨文字体发生变革。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也是汉字进化的一个历史进程。
上一篇:王者荣耀中怎么精准打到残血的小兵,按普攻好像随机攻击附近小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