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书法中,真、行、草、隶、篆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怎样排列?
楷书,隶书,小篆在书法中,真、行、草、隶、篆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怎样排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时间先后顺序,一般认为是篆隶草楷行。我的理解应该是草书与楷书差不多同时产生,这是草书早期是章草,楷书也是早期有些隶意的书体。
排个顺序篆书又有大小篆之分,从古到今应该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然后隶书发展为章草和魏晋楷书,再出现行书,章草继续发展到今草,楷书又发展到魏碑到唐楷。
对于书法史的发展我也是一知半解,在此就我的一点认识与大家交流,一起探讨,欢迎朋友们多多指教!
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设立“景行书友会”与“景行书学院”两个圈子,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欢迎定制收藏景堂书法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篆到隶是没有争议的,草书行书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然后是楷书,那为什么把行书拍在楷书后面呢,其实不是没有道理,像隶书,在秦朝就出现了,但是在东汉才发展到高峰,才算一种成熟的书体,楷书同理。行书出现归出现,没有人重视跟发展,在当时并不能算作一种书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任何事情都有沿革,中国书法也不例外。基本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一个发展方向是章草,一个方向是向真书(唐楷书、魏碑)发展,楷书又逐步发展出行楷、行书。草书比较特殊,从汉隶发展出章草、大草、狂草,与行书融合,发展出今草。
现在中国书法还在不断创新,有清流,也有污泥浊水。本人对“丑书”是嗤之以鼻的,这些人打着创新的旗号,胡抹乱画,哗众取宠,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是对中国书法的玷污。“丑书”就不是书法,我都不好意思说他们了[我想静静]跳梁小丑挺多的[笑哭][笑哭][笑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书法中的,真、行、草、隶、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小篆起源于秦朝时期;隶书起源于秦汉时期;草书起源于汉魏时期;楷书兴起于东汉,盛行于唐朝;行书则起源于东汉末年,兴盛于东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字的发展,是没有非常精确的时间节点的,不是这个几几年结束,另一个突然冒出来。他是交错上行的,慢慢演变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类似DNA双螺旋。
小篆在秦统一前肯定是存在的,李斯主要还是整理工作。
隶书,我们经常称为汉隶,但是在秦时已经有隶了。小篆是最高统治者的文字,代表至高权利,秦始王李斯等这些人可以写,去泰山写写,小官是不能写的,要砍脑袋的,所以现有的小篆并不是很多。秦主要文字其实还是隶,至少出土的简牍基本如此。
图1就是秦朝律法的简牍,汉朝沿用秦制,采用大事用篆,小事用隶,所以曹全碑,张迁碑,都是隶,他们官阶太低。袁安碑就用的篆书,因为袁安是司徒。
草书,在隶书的时候已经演变出来了,后来演变为章草。像图3这个简牍,就已经出现了草化的东西,但又不是完全草化的。而我们现在大多写的今草,显然比这个要晚一些。
我们普通意义上理解的工整的楷书是相对比较晚的。文字的演变大都是功能性的演变,楷书是取代隶书作为官方文字而存在的,他不是艺术性需求。篆书最后很少用,也是写起来太麻烦了。
我们看钟繇的楷书,明显是隶意的,颜真卿的楷书,就是典型篆籀笔意,而欧阳询的则是魏碑的东西更多一些,所以这是个交错演变的过程。魏碑算不算楷书,如果以隶与楷的区别来看,魏碑显然也是算的。那时间也能往前推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