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老吸大拇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坏习惯吗?
孩子,手指,宝宝孩子老吸大拇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坏习惯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还可以利用损失厌恶。
《贝贝熊——改掉坏习惯》这本绘本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小熊妹妹很爱啃指甲,她每啃一次,熊妈妈就扣她一元钱,利用损失厌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因为,已经得到的东西再损失,比从来没得到,人的感觉要糟糕得多。人都不喜欢损失,这就是损失厌恶。
我也模仿过,当孩子乱发脾气时,我就扣掉她的冰淇淋。她就更愿意尝试采用其他方法来发泄情绪。
3 规定一段时间不吸手指
从很小的目标开始,比如晚饭后30分钟内不吃手指,进而发展到一小时内不吸吮手指……坚持一段时间后,延长到上午不吸吮手指、一整天不吸吮手指。
这样循序渐进。孩子每完成阶段性目标就给些奖励,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这样他更容易坚持下来。
4 让牙医安装口腔装置,防止手指对上颚和牙齿的压力
短时间内孩子改不掉的话,可以找牙医这样做。减少对牙齿的伤害。
如此,家长不容易因吮手指伤牙而紧张,孩子也会少些焦虑,“慢慢来”。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结起来就是:
孩子口欲期没有满足,就会出现行为的固着和退行——长大还吮手指;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孩子通过吮手指能得到安抚。当他们走入小伙伴中间,上了小学,会在同伴压力下改掉的;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牙齿问题,可以跟孩子商量,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一起努力。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因为焦虑容易让人失控。当父母失控,会吵孩子、表现得沮丧,孩子便更紧张,从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
所以,一定要温和,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
最后我想引用心理学家陈海贤的话来结尾: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个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我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这是我们的愿望,可孩子就是有他这个年龄孩子常有的问题,这就是事实。
没有人应该活在别人的“应该里”、世界的“应该里”。诚然,我们教养孩子时总会考虑自以为的应该、外部的应该。若没有这些应该,会轻松许多。
不要被这些“应该”束缚住,接受孩子、尊重孩子、然后再一起努力。
亲爱的,祝你好运,祝孩子越来越好。慢慢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棉稚语观点】正好我带班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也是四岁多,大拇指已经被吸吮出很大一个老茧了。家里人也是非常着急,我通过一系列的引导,1个月内将吸吮大拇指的习惯纠正过来。
先了解孩子吸吮手指的形成原因。
01:0-1岁半
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有吃手的行为,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出生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嘴巴,所以那时候会出现拿到一个东西就往嘴里放。只有通过嘴巴,他才能知道,这个东西是软的,那个东西时硬的,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也是通过嘴来了解自己的身体。
这个阶段也被心理学家佛洛伊德称为“口唇期”,这个时候只要保证卫生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然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就会过度。
但如果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满足孩子口唇的需求,就会造成影响,不仅吃手会得到延迟,以后容易焦虑、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
02:3岁以上
三四岁如果孩子还在吸吮手指,是出现的一种倒退行为。也就是倒退到了婴儿期“口唇期”说明那个时候家长对于孩子满足口腔需要做了过多的干涉,没有满足到孩子的心理需求,造成焦虑。
所以三四岁后每当孩子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全感时就会不自觉的吸吮手指。
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比如:爸爸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孩子知道自己吸吮手指是你们不允许的,用吸吮手指的行为提高你们对她的关注度。
如何解决
01从自身出发
如果是孩子想要引起你们的关注而做出吸吮手指的行为,你们就要多多陪伴孩子,当她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不要有过激的反应,在没有吃手指的时候,给到及时的夸奖。注意不是夸他不吃手指了,而是夸他当下做的事情做得好。渐渐的让她觉得吃手指不会再引起家人的注意了,做好事情之后家人更能够看到他,也就渐渐的放下吃手指的习惯了。
02与幼儿园老师相互配合
跟幼儿园班主任沟通希望孩子能够改掉吸吮手指的毛病,如果老师够专业,会给到积极的引导。我说一下自己是怎么引导的。
第一,在学校跟小朋友闲聊,在彼此轻松的状态下,聊一聊这个吃手指,因为孩子四岁多完全能够知道家长们的心,家长在家也是多次强调不要再吃手指了。所以很好聊。他自己也会说吃手指不好,但是做不到。话题引出来了。
第二,我很肯定的跟他说,“我觉得你是可以做到的!你觉得呢?”他这个时候有点犹豫,没有接话,过了几秒钟他说“我爷爷也让我不吃了”我说“对呀,而且你也觉得吃手指不好,有细菌。”他点点头。我接着说“那我们做个约定好了,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天你不吃手指,但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可以吃”他看了我一眼,想了一下,说“要是我忘记了怎么办?”我说“我会提醒你的”于是我们拉钩,从下一星期开始。第三,跟孩子沟通好了之后,与家长进行交接,促成家园合作。我们的约定开始实施。星期一来到学校,我抱着他跟他说了悄悄话,提醒他我们的约定,他很高兴的答应了。在一天的过程中,我都注意观察,当发现他吃手指,我不说话,轻轻走到他旁边,把他的手指从嘴巴里拿出来,然后离开,他自己也明白,所以每次不需要我提醒。然后一天下来,在放学时,我看着他眼睛,表扬他,总结今天他做的好的地方,比如“只吃了2次,有时候虽然不自觉的放进嘴里,但是看到老师不用提醒就知道拿出来,很棒,相信你下一次会控制得更好”这样进行强化。再与家长沟通,建立强有力的合作。回到家孩子会很骄傲的跟家长分享今天的进步。星期二的时候,我不提醒他这件事,但是看到他吃手指,我会说一句“今天星期二,你可以吃”第四,经过几天后,孩子进入状态了,比如约定的星期四是可以吃手的,但孩子没有吃了,要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去夸奖他,他自己也会非常自豪的说“今天本来可以吃手的,但是我都没有吃”,这样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就这样孩子出乎意料的很快的改掉了几年的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里人也倍感欣慰。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上一篇:哈弗销量较好的前提下厂家有没有考虑重点提升质量创造品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