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代人怎么看待?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代人怎么看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东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太守衙门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故事。原本他们的爱情故事应该是平平淡淡,即使没有大富大贵,却也应当是常相厮守的美好生活。可是这一切却被焦仲卿的家里人毫不留情的打破了,最终成为了一场悲惨的结局,让一对互相深爱彼此的良人遭受了生离死别与痛彻心扉。
焦仲卿的母亲是一个贪财之人,她不希望自己儿子的妻子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女子,她希望让自己的儿子攀上高枝,有靠山,从而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可是兰之情深意重,且焦仲卿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两人又怎能分开呢。可无奈,焦仲卿的母亲十分反对两人再在一起,于是,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焦仲卿拗不过母亲,便对刘兰芝说,你等着,我会去接你的。刘兰芝虽然内心痛苦,但听到心上人这份承诺,也是心生安慰。
于是便苦苦的等待着焦仲卿的到来,立誓绝不改嫁,回到娘家后的刘兰芝,受尽了家里人的嘲讽。家里的哥哥与父亲,不让刘兰芝再回去找找焦仲卿,并且想为她寻找新的婆家,可是兰芝这种刚烈的女子又怎能应允呢?可是娘家人态度强烈,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再去做无谓的等待,更不想让街坊邻居看他们的玩笑,于是逼迫刘兰芝改嫁,刘兰芝最终在娘家人的逼迫下,刚烈的投水而亡。他爱焦仲卿,既然无法在一起,他也绝对不会嫁给其他人,他这一辈子都想把自己完完整整的交给焦仲卿,即使,他的到来,他永远也等不到了。
刘兰芝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与焦仲卿相见,刘兰芝知道,这可能是见到他的最后一面了。刘兰芝告诉焦仲卿,自己即将嫁与人妇的消息,焦仲卿听了之后,又惊又怒,只对刘兰芝说:“那就祝你们百年好合,永日富贵,琴瑟和鸣。什么生死不离,不过笑话一场,你自去享受你的富贵,我下我的地狱,你和我从此再没有任何关系。”刘兰芝听了他这样绝情的话,失声痛哭,于是对焦仲卿说,既然你我都被逼迫到如此下场,但不如我们一起死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生此情,永不断绝。此语一出,两个人反而平静了下来。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爱情最好的结局,这样子活着,还不如早早离开,一生一世都在一起。
焦仲卿回家之后,郑重的拜别了母亲,母亲泪流不止,只说他固执,而焦仲卿只是笑了笑,没有过多的说什么。而刘兰芝反而更加坦然的梳妆打扮,穿上她鲜红的嫁衣,抹上最艳丽的胭脂,这一刻的她美得不可方物,明艳的不可直视。她知道今天的她不是嫁于他人,而是嫁与焦仲卿,她终于可以穿着自己的大红嫁衣,重新的嫁给自己深爱的那个男子,这一次他们不会再分开了。她徒步到了清清的河水之畔,没有一丝犹豫,含笑坦然的投入那清清的河水之中,飘摇的长发随风飘扬,大红嫁衣就这样的消失了。而焦仲卿,只是望着那流水,在一棵柳树下无比坦然的头缳相随。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样的美好爱情却遭遇如此的结局,又能怪谁呢?焦仲卿是一个男子,还是个官吏,孔孟之道,道德伦理,他不得不遵守。对于母亲的意愿,他又怎能拒绝呢?百善孝为先,他又怎能抗拒母亲的话呢?可是如果焦仲卿再强硬一点,态度再明确一点,他又怎能让自己的心爱的女子被赶出门了,既然喜欢,就应该更加的去守护。而对于焦仲卿的母亲,她的刻薄,她的无情,便是这份感情不能有完美结果的关键点。刘兰芝,是一个好媳妇,13岁便能织素,14岁便学会了裁衣,16岁就会了读书,好一个淑女,这般的女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家中相夫教子,对父母,对婆婆又是百般照料,这样的好媳妇,此生何求,可偏偏她的婆婆,却是一个如此刻薄的人,让人不禁感到难过啊。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样美好的一句誓言,最终却被辜负干净。既然我们生无法做夫妻,那就死了,做一对风流鬼,缠缠绵绵,伴随彼此到天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夫妻同心同德是根本,婆媳相处是艺术。幸福的家庭需要懂得经营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千古绝唱的孔雀东南飞通过二人的爱情悲剧来揭开当代感情被封建社会所束缚。
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
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
上一篇:抄手馅可以加生粉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