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代人怎么看待?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代人怎么看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代人怎么看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雀东南飞》包涵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至于题主提的怎么看待,我想从人物和造成悲剧的原因来谈谈我的理解。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
刘兰芝主人公刘兰芝是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的。文中对刘兰芝的美丽有直接描写,太守、县令来求婚也可以刘兰芝美丽。另外她在焦家辛苦看作,可以看出她勤劳,从她与焦家的告别来看,她还懂礼仪!后面她跳水自尽,也可以看出她忠于爱情,外柔内刚!
焦仲卿焦仲卿也忠于爱情,他最终选择了自挂东南枝来殉情。同时他也孝顺母亲,一面是妻子,一面是母亲,他实在是无可奈何!
焦母和刘兄焦母独断专行,极端蛮横无理,完全不顾刘兰芝和焦仲卿,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拆散了一对鸳鸯!刘兄,也是一个市井小侩,看到钱,就逼妹妹嫁给太守的儿子,是一个世俗之人,而且脾气暴躁!
造成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原因探求
刘兰芝是一个懂礼仪勤劳的女子,怎么会被遣回家里呢,不得不想想为什么。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虽然以上都是可能导致女性结婚后被赶回娘家的原因,但是在《孔雀东南飞》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兰芝被遣,我们没有准备一定的答案。不管答案是什么,都是焦母把刘兰芝赶走的,悲剧几乎也是由焦母造成的,所以归根到底可以看出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力量的强大,这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表现反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恶势力的主题。尤其是对刘兰芝这一正面人物刻画,成功地表现了她的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自始至终不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
其次,对于焦仲卿,也写出了他与刘兰芝性格的不同,他所受的封建礼教影响较深,又是个小官吏,性格上比较软弱。但他是非分明,忠于爱情,与刘兰芝情真意笃,生死相依,不为丑恶势力的威迫利诱所动摇,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实属难能可贵。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问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那个时代,那些黑暗,那些无端的礼教才更能显示出这对坚贞的情人对爱情的执着。他们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却被自己的家人活生生拆散了,以至于一人投河自尽,一人自挂东南枝,每一个读者都会为之动容。这个故事之所以深入读者的精髓就是因为其故事之感人,教义之深远,还因为他们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爱情悲剧的典范,具有独特的悲剧审美特征和悲剧色彩,诗歌结尾处的鸳鸯、梧桐、松柏表达了后人对他们爱情的赞颂以及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是对这出悲剧的控诉,他们并没有在当时取得想要的相符合自由,但是在后世的心中,他们却获得了想要的爱情与自由。正是这种悲剧的色彩,才让《孔雀东南飞》在历史的打磨中熠熠生辉。 我在这里就用诗的最后一句话结尾吧:“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现代人怎么看待?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深刻理解原文及写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观点,同时了解古代的“婚姻制度和爱情观”与现代的“婚姻制度和爱情观”有什么不同,然后进一步阐述现代人的看法、观点。
原文: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东汉末建发(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不再嫁人。她的娘家副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掉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译文: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娟,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叫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还故意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遗送回娘家。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
上一篇:抄手馅可以加生粉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