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庸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过张无忌为什么退隐江湖?
杨过,也是,大侠金庸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过张无忌为什么退隐江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图:互联网
文:悠然布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谢过相爱兄的邀请~~且听小弟挨个给您捋一捋。
在我看来金庸先生虽然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并未主张一定得死在这上头嘛。郭巨侠和萧大王属于理想信念的殉道者,传奇总需要伟大的悲情英雄。小说赋予他们的性格和境遇注定了他们的结局。是不能要求一概仿效之的。
从江湖中来,回江湖中去,有始有终。功成身退,不恋栈名利权位,隐士哲学,这才是完美的故事结局。何况我认为杨过、张无忌也完全对得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了。
先说杨过。
杨过只从老爸杨康那继承了好皮囊和撩妹的本事,却多了一副天生的侠义心肠。刚出场就为了救程英姐妹而得罪李莫愁。在半生和老郭家的纠葛中,也始终秉承侠义胸怀,不计嫌仇,再三救护。在等待小龙女的十六年中,杨过武功大成,踏遍江湖,闯下神雕大侠的名头。作者借郭襄的耳朵让我们领略了他的一些事迹。不但维护弱者,更仗义为朝廷除却卖国求荣的奸臣。随后又以为郭襄庆生为由准备三件礼物。找回打狗棒还则罢了,前两件歼灭蒙古先锋军、烧毁蒙古大军粮草可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实实在在为抗击蒙古侵略做出巨大贡献。当然高潮还是在传奇的以飞石击杀蒙古大汗蒙哥。使忽必烈不得不回老家与阿里不哥争夺继承权,蒙古大军撤退,襄阳解围,更得保数年平安。这些事迹足克力证杨过同样是一位为国为民、当之无愧的大侠!再说张无忌。
张教主侠义为怀也是没跑的。千里护送杨不悔,搏命从六大派手下挽救回明教教众。为国为民这点上更是没说的。因为小说里他才是统率义军,反抗蒙元解放大业的最高领导人。因此杨过、张无忌在为国为民的大节上、行侠仗义的宗旨上,都是无愧于行的。二人最后的隐退也是缘于他们的性格。
杨过是极于情的代表,一生执念就是与小龙女厮守。半生坎坷磨难终于得偿所愿,天下无双的爱情自然值得用余生去珍惜!张无忌优柔寡断,性格软弱。本来就不是当领导的材料,而且他本人也自知难堪大任,于权位也是毫不恋栈。至爱的赵敏又是蒙元的郡主,于情于理他们的结合必然会被双方势力反对。因此他也只能退隐,一是全了大义,二是不负爱人,三也是遂了自己心意。做到了不负如来不负卿。最后关于五绝的问题
五绝从开始就是对武学能力的认可,与行事、人品毫无关系。第一代的东邪、西毒就是代表。黄药师行事全凭个人好恶,因此冠一个邪字。欧阳锋是整个射雕最大的反派,恶事做尽,手段毒辣,因此冠一个毒字。所以杨过名列第二代五绝也是因他卓绝的武功修为。以他的实力和最年轻的年龄优势,其余四绝恐怕都难以出其右。西狂名副其实!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入世”与“出世”,这个困扰了无数古代文人的问题,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无数英雄人物的精神困局。
金庸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他的武侠小说,写得虽然是侠士,是武者,但许多人物身上都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亦侠亦儒,或者说阳侠阴儒,是金庸武侠小说中许多人物的共性。
在金庸笔下,儒和侠结合地最突出的,或者说最能够体现儒家精神的侠士,无过乎郭靖和萧峰。
郭靖是金庸小说中最著名的大侠,那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名言也是借他的嘴说出的。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我们见证了一个受人崇敬的大侠的炼制过程,也见证了一个儒家仁人志士的炼制过程。
一个真正的侠士,一个真正的儒者,既要有先天素质,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而郭靖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少年时,他虽然迟钝木讷,但有着一颗天然的赤子之心。这份与生俱来的侠气,让他救哲别,救华筝,助铁木真解围,皮鞭和恐吓,豹子的利口,甚至千军万马的重重包围,都不能阻挡他的侠义行为。
当然,对于他思想的形成,母亲李萍的言传身教,江南七怪、丘处机马钰还有洪七公的谆谆教诲,更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母亲李萍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妇女,江南七怪和洪七公也都是市井之人,但在他们身上,却最能体现传统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所以,郭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没有大儒的文化修养,但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诚实守信,克己复礼、打抱不平是为义,舍己救人、忠恕待人是为仁,处处堪称儒家人格的典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
郭靖的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反金和抗元。反金很容易,因为金国王子完颜洪烈是他的杀父仇人,这种国恨家仇是母亲从小就给他灌输的。但抗元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心理的挣扎:他在蒙古长大,接受了蒙古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周围的人对他很好,这里有他的结义兄弟(拖雷),有他的师长(哲别),他还为成吉思汗立过许多功劳,差一点就成了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
所以,抗元更像是在对抗以往的生活,是对抗另一个自己。但面对“大义”,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攻打花剌子国时,郭靖担任主帅,但之后蒙古军的屠城却让他愧疚万分,他明白了侵略者的可怕,进而萌生出对侵略的反抗。他要保护那些弱小的民众,让他们无须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为此,他可以牺牲一切。
不仅是郭靖,就连他的母亲李萍,也可以为此毅然地献出生命,李萍临死时告诉郭靖,他虽然在蒙古长大,但流的是华夏的血液,他名字就是要他记住靖康之耻。这些更坚定了他保卫南宋的决心,他放弃了在蒙古的高官厚禄,放弃了桃花岛的安逸生活,毅然来到襄阳,成为了“义守襄阳”的郭大侠,这一守就是几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儒家精神的最高体现。
同样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还有萧峰(乔峰)。
萧峰和郭靖的身世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郭靖是在蒙古长大的汉人,萧峰是由汉人养大的契丹人,他们都曾手握重兵,都处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