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庸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过张无忌为什么退隐江湖?
杨过,也是,大侠金庸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过张无忌为什么退隐江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郭静,乔峰,是为国为民。杨过呢,怎么可以称五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说:
“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济人困厄只是“侠之小者”,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这其实也是金庸对真正大大侠的解读,代表人物就是郭靖。
那么,杨过、张无忌为什么最终隐退江湖,难道他们就没有想成为真正大侠的志向?
杨过受了郭靖的教诲,也是耸然动容。他曾帮助过郭靖击退蒙古大军。但是,当时的宋王朝已是日薄西山,非凭他们几人之力能力挽狂澜的。
杨过选择和小龙女隐退江湖,只因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因他和小龙女所历的遭遇太虐心太折磨人了。
至于张无忌,后来成为明教教主,率领教众抗击元军。可是张无忌性格优柔寡断,毫无魄力,不是个称职的领导。
连在感情上都无法选择赵敏还是周芷若,这样的人最终难有建树。好在张无忌有自知之明,选择退隐,传位杨逍。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过和张无忌虽然最终退隐江湖,但是他们都曾经为国为民,他们两人和乔峰郭靖两位所不同的是,一生一死,一喜一悲而已。
杨过曾经年少轻狂,但是很早就想成为郭靖那样的大英雄。
郭靖一直是少年时代杨过的偶像,几番挫折经历,杨过终于成长为神雕大侠。
他开始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在襄阳保卫战的关键时刻烧毁蒙古军粮草、挫败先锋部队、击杀蒙哥大汗,杨过最终和郭靖齐名,并肩进入襄阳城接受百姓的欢呼。
只不过杨过和小龙女的感情太过凄美,余生不多,朝廷又太过于软弱昏暗,杨过选择了归隐而已。
张无忌少年时候倒是从没想过以后会成为一代大侠,为国为民之类的。
他整天想的是如何抵御玄冥神掌的寒毒,让自己能生存下去。
后来机缘巧合,他练成了九阳神功,又成了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明教一直从事的是反元大业,张无忌无意当中成了义军的领袖,当然当的起这为国为民四个字了。
可惜张无忌无心于政治,朱元璋又即将大功告成,退隐对张无忌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杨过和张无忌两人不像乔峰和郭靖那样舍身为国,显得非常悲壮,也更加让人佩服不已。
其实他们都是大侠,都是英雄,都值得别人尊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是金庸托郭靖之口说出来的,也是因为这句话,让武侠的境界得到了升华。不再仅仅是行侠仗义、除恶扬善、快意恩仇的小侠,而是与国与民相关,为国为民的大侠。而金庸笔下的不少角色,也是秉持着这种大侠的理念行事的,让读者们感觉到了他们身上的民族大义,光明磊落,义薄云天。
但是其实金庸笔下的角色形象都是比较立体的,而他塑造的侠客形象也是比较的多元的,融入了金庸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因此他笔下的角色从性格到经历都不会让人感觉这个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是各个独立的存在。如果将金庸笔下的侠客们按照思想类型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儒侠、道侠、佛侠、无侠、反侠这几个类型。
所谓儒侠,就是金庸曾经将儒家思想融入到武侠当中,也因此而诞生了儒侠类型的人物。《碧血剑》的主角袁承志,《书剑恩仇录》的主角陈家洛,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都是典型的儒侠类型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征就是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民族、为百姓请命,不惜牺牲自己,有着儒家的浩然正气和达者兼济天下的理想追求。
而所谓道侠则是金庸将道家思想融入到了武侠角色当中,比如《飞狐外传》中的胡斐,《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他们都是属于那种自由洒脱,有一股正气。虽然他们也会去行侠仗义,但是又不像儒侠一样将侠义当做使命,当做崇高的理想,更多的时候就是行小侠和独善其身,所以杨过最后选择了归隐,而不是与郭靖一同抗击外辱。
然后就是佛侠了,将佛教的思想融入了武侠当中,创造出来了例如《天龙八部》的虚竹和《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佛侠讲究的是博爱、慈悲,但是也无欲无求,沉溺苦海却也能够超脱。虽然也有人认为萧峰和段誉也属于佛侠范畴,因为《天龙八部》本来就是讲述了八苦当中求不得苦的故事。但是我却认为这三个都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想,萧峰的儒侠、段誉的道侠和虚竹的佛侠。因为萧峰的儒侠太鲜明了,特别是他在最后在儒家守仁、克礼的矛盾下选择了杀身成仁。当然了,更主要的是,儒侠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与佛侠类似于或者说更进一阶的就是无侠了,要说佛侠是无欲无求,那么无侠就是真正的无正无邪、亦正亦邪,就像《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侠客行》中的石破天。他们都没有太过鲜明的善恶观,或者说书中的人物很多都是亦正亦邪的,甚至于说这两本书的江湖背景也不同于其他的与历史结合,是无政府背景的江湖。
而到了最后就是反侠了,所谓反侠就是离经叛道的、颠覆式的侠客,也就是《鹿鼎记》当中的韦小宝了。韦小宝的形象是金庸长期思索的结果,也是理想向现实的具现。从家国天下到无仁无义,从儒侠到反侠,这正是现实,正是现代的社会。
因此说,金庸笔下武侠人物都是侠客,但是却又不能说t'm他们都是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是金庸说的,但是也不能说金庸就是主张这种思想的。这只不过是金庸在写小说时候的思想碰撞而产生的一种想法,而他的想法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从理想到现实具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