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红楼梦,之歌,书中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白先勇先生对《红楼梦》的赞誉,即天鹅在临死前发出的发出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叫声。
我认为有两个层面意思。
一是对曹雪芹先生先生高度肯定,《红楼梦》是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的作品,流传至今,被时间证明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曹雪芹先生还没写完结局就先去一部了,留下这部可歌可叹的描绘封建贵族家庭的画卷,让无数读者可以对皇家,对贵族的生活有细致了解。这部作品是曹雪芹生前拼尽全力写出的作品,他从书中发出的声音至今深深震撼着我们。
二是代表传统封建时代以及那个时代贵族的即将落幕。这部作品以四大家族败落和宝黛爱情的悲剧作为结尾,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在前半部分中,元妃省情声势浩大,青春儿女在大观园吟诗作对,以及一些节日宴会都好不热闹,一片生机,也暗含危机,最后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富贵不再,各奔一方甚至死去。宝玉憎恨仕途,他与黛玉的自由平等观念,追求灵魂契合的爱情,不被那个封建时代所接受,只能是悲剧。在悲剧来临之前,我们有幸看到皇家,贵族的风范,以及大观园里青春男女的蓬勃精彩的生命经历,就是他们悲剧来临前发出的最美的声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的确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首先是一部庞大的家族故事。从贾母到贾兰四辈人,连家奴佣工共300多口,人物众多,辈份复杂。要讲清这个故事,难度是很大很大的,这也是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完红楼梦的困难所在。但作者把故事写的井井有条,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
故事主要发生在大院内部。把300多口人安排在一个大院里住,起居生活都不能错了方位,可见作者需要有很严密的故事和语言组织能力,可见作者把握方位的能力非常强,所以让人感觉这个故事非常真实。
人物个性鲜明。比如王熙凤的干练,诙谐,狠毒,贾琏好色贪财,贾珍好色乱伦,贾雨村不择手段向上爬,贾宝玉消极厌世,薛藩横行霸道,尤三姐性格刚烈,尤二姐放荡慕虚荣,刘姥姥卑微而会奉承,贾政无能迀腐,等等,说不完。
语言丰富活泼。像王熙凤的插科打诨,兴儿旺儿背后议论主子,鸳鸯骂她嫂子,林黛玉的刻薄语言,焦大醉酒骂主子,晴雯训诫小丫鬟,等等,这些语言非常活泼新鲜,反映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人物情绪,语言很有灵性。
用大量的笔墨表现了很多清代的文化现象。比如服饰,大量的贵族服饰,和一些贫民服饰,建筑风格,中医药,佛家知识,道家知识,文字游戏,诗歌接龙。
大量优美的诗词。小说红楼梦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诗词,用词优美,思想深刻,至今流传几百年而不衰。大量的成语。红楼梦里产生了大量成语,有人统计过,有200多条,对中国语言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
宝黛爱情坚贞凄美,堪为绝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的?《红楼梦》就是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每天吃喝玩乐。我以前感兴趣。他们的结局很凄凉。我不感兴趣。我喜欢的是《三国演义》。兵强马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不懂书,不懂时代背景,不懂主题思想,不懂艺术手法,就没有天鹅之歌,那仅仅耸人听闻,胡扯。如:”曹雪芹在红轩披阅十载”的内涵总不知道,就说曹雪芹是作者,这是文学,还是档案户籍薄?说这种谬论话的人,有艺术细胞吗?无视书中的因事命名,能称得天鹅之歌吗?书中有代表时间的表达手法:“女娲炼石补天、金陵十二钗、木居士灰待者、虽历百年、衔玉而诞、元妃大观园里垂帘听政”这些文学用语都读不懂,他们的所谓天鹅之歌,是对谁讲的?莫非是无脑人,文学白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应该这么说,我们其实并不了解《红楼梦》。同时,学者们大部分都在研究“曹楼梦”,这是完全错误的方向。
上一篇:网上看到教师工资在2020年会翻一倍,教师工资涨多少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