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红楼梦,之歌,书中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要读懂《红楼梦》这部小说。如果不了解作者曹雪芹的生活时代和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就不对"天鹅"一词作解释了,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笔者认为,评论作品既要"论其世"又要"知其人",是因为文艺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学养、思想以及它所产生的时代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作品。作者曹雪芹就是生活在清朝乾隆时代,也就是十八时期的封建社会,但当时已萌芽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如书中人物贾宝玉就是不满意封建社会制度,出现了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在清代就有手工业,如丝织业、棉布加工业、矿冶业、制咨业、制盐业、木材采代业、造纸业,在江宁(今南京)、苏州等地出现一些很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或工场。如曹雪芹家从他的高祖曹玺、祖父曹寅到父辈曹颙、曹頫,三代四"专差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丝织、铜斤、制盐都曾经在其管辖经营范围之内,其采用的经营方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产生方式是共同的、一致的。当时曹雪芹就在江南这种社会环境中长大,社会生活在缓慢变化,他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尽管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它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新的思想和文化形态,新的思想文化意识慢慢的滋长起来。曹雪芹通过小说《红楼梦》透露反咉出来的反封建传统、反礼教、反程朱理学以及要求给人以自由的思想文化,正是新的思想文化意识的反映。
如《红楼梦》第六十回写到:春燕转述宝玉的话说:"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呢。""自便"的主张即是摆脱束缚获取自由的主张。
又如第六十五回写到:尤三姐对贾琏那一班人坚决表示:"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自过了一世"。可见,这是反对包办婚姻,主张择偶自由的。
再如第十九回写到:小说书中人物袭人转述宝玉的话:"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蠹’"。宝玉又在一处说:"说了半天并没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的人可不是禄蠹么?"可见,这又是贾宝玉反对热衷功名利禄的"经济之道",斥责国贼禄鬼的观点。
上述章回中,充分说明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多处痛斥封建社会的道德、功名、利禄和等级制度,痛贬那些虚伪的封建社会的忠孝子,痛骂那些凌辱别人的个性自由的残暴行为。可见,《红楼梦》小说的伟大之处,作者曹雪芹显然受了当时反映着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兴市民思想文化的影响的结果。这也就正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而且在于它准确、丰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时代精神集中的文化艺术反应。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曹家经济衰败原因,使百年望族的曹家在雍正时代衰落了。可以说,这个灭顶之灾,是极大的不幸,但是,这个灾难和不幸对《红楼梦》的产生来说,却创造了历史的契机,提供了助产的温床,造就了绝世天才小说家――曹雪芹,催生了千古杰作――《红楼梦》。由然而生,曹雪芹家境不衰败也就没有《红楼梦》了。
其实,这个话题道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因果关系。一个遭遇不幸经历坎坷的作家,比生活道路平静稳定的常人,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现实与理想、对过去与未来、对繁华与穷困、对尊严与屈辱、对热情与冷漠……都有较多的求索,较深的理解,较丰富的体验。可见,清朝时曹雪芹的家境衰落,使他有了不同常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因此,也造就了他在《红楼梦》的著述上成了不朽的巨著。
其次,要知其人。曹雪芹不是科场出身,不是进士,只是个拔贡。但他很聪明,很出色,比那些状元、翰林、进土心高明得多。
笔者认为,曹雪芹在生活环境上是不幸的,但在创作机遇上是幸运的。家庭衰落为曹雪芹日后创作留下丰富素材,曹家是"军功出身",又是"书香门第",军旅不乏战功,从政不乏业绩,论文更有"秀才",有思想头脑,有精神产品和创造者,曹寅、曹雪芹都是了不起的大文人,他们又是家庭剧变的亲历者。生活内涵丰,承载认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密集的信息量,它的倾覆和毁灭,使更多的生活内容涌现出来,裸露出来,凸显出来,使曹雪芹获取了大董的创作素材,它的创作思想,促使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学文化观念。可见,家庭的衰败孕育出了中国历文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世界文化巨人,也就留给后人一部伟大的的小说《红楼梦》。
由于曹的家庭被抄的日去败落,他是亲历者,见证者,他写《红楼梦》不是为了稿费,而是因为"有一肚子的火"才写的,可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抒愤"之作。他在第一回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写《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堵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诺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曹雪芹以"甄士隐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见,《红楼梦》是作者发愤所著,曹雪芹"实有奇苦极郁",小说全书一把幸酸泪"。他声明写书不是为自己而哭泣,而是为了"闺阁昭传",这实质上是普天下女子悲惨存在状况而哭泣。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亿繁华"正真实、准确、充分地记录了曹雪芹的内心感受。不由得知,《红楼梦》是伟大的现主义杰作,更是发愤而著。这正是作者曹雪芹对中国历史文化即"天鹅之歌"的真实悲剧。
第三,曹雪芹是个学养深厚,知识渊博,才艺双全的伟大作家。只要人们读过《红楼梦》,从书中广泛涉及诗词、绘画、建筑、烹调、工艺、戏曲、典故、宗教、典章、花草、民族、外洋等等知识,书中的每个章回都会很自然地推测作者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正如评家王希廉听评:"一部书,韩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爱书戏曲、对联匾额、酒令灯迷、说书笑话、匠作构造、栽花种草、畜养禽鱼、针凿烹调,无不精善,巨细无遗……"可见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下星相,弹棋唱典,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有"。如清人明义在《题红楼梦》绝句中称赞大观园:
上一篇:网上看到教师工资在2020年会翻一倍,教师工资涨多少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