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哪个女性角色命运最值得同情,为什么?
宝玉,红楼梦,她的《红楼梦》中哪个女性角色命运最值得同情,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中哪个女性角色命运最值得同情,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中的女性命运都是悲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群芳碎”,只有“都”值得同情,而不是哪个女儿“最”值得同情。
仅从第五回宝玉梦中看到的“薄命司”册子里写的这些女性来谈谈吧。
一、又副册
1.晴雯
晴雯是荣国府丫鬟中最美丽的,聪明伶俐、单纯直爽。明明与宝玉清清白白,但被人造谣诬陷为“狐狸精”,再加上眉眼有几分像黛玉导致王夫人的厌憎。在病中被撵出去,直着脖子喊了一夜的娘后死去。
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禁泪目,这个十岁就被卖为奴隶的聪明美丽、自尊自爱的女孩,临死之时是多么想重回母亲温暖的怀抱啊!
2.袭人
袭人因家里穷被卖入荣国府为奴,为了生存下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服侍主子。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存着“争荣夸耀”的心思,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宝玉妾的位置。
她可谓费尽心机,讨好王夫人,站队薛宝钗,排挤晴雯,规劝宝玉走正路以保证自己的未来。
但是,这个一心想摆脱贫贱生活的女子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嫁给了贱民——优伶蒋玉涵为妻。
她所渴求的一切都离她而去。
二、副册
副册中的女子,宝玉只看了香菱的判词就丢开了。
香菱原名甄英莲(真应怜),原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真事隐)的独生爱女。仆人霍启(祸起)带她观灯时被拐子拐去,由此开始了悲苦而短暂的悲剧人生。
假如她被冯渊(逢冤)娶进家,可能会拥有虽然远离父母但不失平静安稳的小日子。但不幸被薛蟠夺去做了“呆霸王”的房里人——侍妾。
她在大观园曾拥有一段离开父母后最快乐的时光,跟着黛玉学诗,与众女儿一起联诗,沉浸在诗歌美丽的文学世界里。真是身处黑暗而心向光明,可爱复可叹!
薛蟠娶了悍妒之妻夏金桂之后,香菱的命运跌入了深渊。“自从两地生孤木(桂),致使香魂返故乡”,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甄士隐故事是贾府故事的缩影。甄英莲作为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女子,她的悲剧人生也是红楼众多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三、正册
1.黛玉:堪怜咏絮才
黛玉是作者饱含感情、倾力创造的痴情才女形象,是金陵十二钗之首。
黛玉前世为仙界绛珠草,为还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之恩转生为林如海、贾敏夫妇爱如珍宝的女儿,六岁之前享受过世上最好的父母之爱。
她是宝玉的挚爱,也是作者的最爱。
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堪怜咏絮才”“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她貌似小性刻薄,实则温情宽厚。
经过与宝玉三天恼了两天好了的不断试探,宝玉告诉她“你放心”,她果然从此放了心,收起所有的尖刺,拥有了那个时代最美的爱情。
但是,木石前盟遭遇了金玉良姻。
虽然外祖母满心想成就两个玉儿的婚事,但是毕竟年龄老迈。在贵妃母亲王夫人的抵制下,在筹谋已久的薛姨妈母女的围追堵截下,贾母束手无策,徒唤奈何!
黛玉的心灵饱受煎熬,病入沉疴,终于泪尽而逝,永别了她的爱人宝玉。
2.宝钗:可叹停机德
总有人说“钗黛合一”,怎么可能呢?虽然宝钗同样美丽而有才华,但“可叹停机德”就是作者给宝钗的定位。
“停机德”是《列女传》中乐羊子妻的故事,这个妻子为了激发乐羊子成名成功的壮志不惜剪断快要织成的布匹,刚进家门的乐羊羞愧而走。
这个妻子固然是规谏丈夫追求成功的所谓贤妻,但从感情的角度来看,毋乃太无情耳!远归的丈夫连一点温情也没有享受到又被迫远行了!享受几天家庭的天伦之乐会从根本上影响事业的追求吗?
显然,这个妻子更重视“夫贵妻荣”的未来荣耀。而作者用她来比况宝钗,其中的批判意味不言自明。
自从薛姨妈抛出“金玉良姻”,宝钗一来体贴母怀,为了薛家的家族利益献出自己;二来宝玉门第高贵、人物俊美、细心体贴,是难得的婚姻人选。虽然宝玉反对科举、厌恶仕途经济,令宝钗不满,但宝钗觉得自己会规谏宝玉走上正途。
为了实现金玉良姻,虽然明知宝玉心里只有一个黛玉,明知宝玉反对金玉良姻,宝钗仍然苦心孤诣,全力谋求。讨好贾母、迎合王夫人、拉拢袭人、拉拢湘云、骗取黛玉的信任等等,不一而足。
出于对女性群体悲剧命运的同情,作者用深隐的笔法写出了宝钗“举止娴雅”“品格端方”“罕言寡语”“藏愚守拙”标签下的热心富贵、虚伪矫情、冷漠无情的真面目。
然而,所有的筹谋苦心尽付东流,贾府抄家、宝玉出家,金锁没锁住宝玉,反而禁锢了宝钗的一生。
宝钗只能“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地煎熬下去,内心应该充满无尽的悔恨吧。
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子,封建制度把她限制在深宅大院,才华智谋只能用来争夺无爱的婚姻。对此,作者只能发出“可叹”的感慨!
3.元春
荣国府唯一嫡女,贾母悉心教养的元春,自从被送进“不得见人”的深宫,就陷入了貌似荣耀、实则悲苦的命运漩涡,直至突然死去。
元春所作谜语的谜底是爆竹,乃一响而散之物,“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两句即映射出元春骤贵骤亡的情形。
从【恨无常】曲词“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可以知道元春是突然死亡的,去世之前甚至来不及见家人一面,只能以亡魂托梦的方式来告知父母“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退步抽身早!”
元春为何要向爹娘示警退步抽身?只能是因为元春之死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杀死的,她知道自己的死亡必然祸及家族,希望父母能够及早抽身退步以避祸。
元春画册里画有一张弓,这张“弓”一击两响,既指元春身在后宫,又指元春死于“弓”所象征的斗争。而判词中的“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暗示出元春死于两股强大势力的争斗,鉴于元春后妃的身份,能导致元春死亡的只能是围绕着皇权展开的统治者上层之间的政治斗争。
元春之死的具体方式,很多证据都指向“缢死”,即被吊死。【恨无常】曲词中的“荡悠悠”正是被吊死的情状,而“眼睁睁”更进一步写出元春含冤而死、死不瞑目的慘景。
作者在多处将元春与杨贵妃建立起某种联系,不仅封号都是“贵妃”,还有戏曲《长生殿》,还有宝钗反击宝玉时说的“我倒像杨妃,可惜没个好兄弟好哥哥做得杨国忠的”这句话,言外之意即指元春和宝玉。
而杨贵妃就是在马嵬驿兵变中被唐玄宗下旨缢杀的。
这位美丽的女子,十几岁进入深宫,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最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无声飘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