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蜀汉90多万人口10多万兵,兵民比例这么高,发展多年人口过少是什么原因呢?
蜀汉,人口,益州蜀汉90多万人口10多万兵,兵民比例这么高,发展多年人口过少是什么原因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相比之下,魏国总人口为443万人,总兵力是50万人,兵民比例是11.3%,相当于11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东吴政权的总人口是240万人,总兵力是23万人,兵民比例是9.6%,相当于10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
因此,魏、蜀、吴三国比起来,兵民比例是比较接近的,蜀汉的兵民比例差不多就是司马魏与东吴的平均数值,并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在当时来说算合理的。以这个兵民比例来说,魏国的农民负担才是最重的,东吴的农民负担是最小的,蜀汉居中。
魏、蜀、吴三国人口兵力对比
但是三国中蜀汉政权实力是最弱的,地盘也是最小的,只有一个益州,同时进行主动战争最多的也是蜀汉,蜀汉灭亡时人口是94万,不足一百万人,为何总是感觉蜀汉执政的42年间,益州人口根本就没有增加?
《后汉书 郡国五》中曾经记载了整个益州的人口,不过时间是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当时益州各郡国的人口是:
汉中郡267420人,巴郡1086049人,广汉郡509438人,蜀郡1350476人,犍为郡411378人,牂牁郡267253人,越巂郡623418人,益州郡110820人,永昌郡897344人,广汉属国205652人,蜀郡属国475629人,犍为属国37187人。
三国地图
合计起来总共是:6342064人,这也就是公元140年整个益州的人口总数。刘备称帝时是公元221年,已经过去81年,差不多有两三代人了,为何再过了42年到蜀汉灭亡时,人口只有94万人了呢?人去了哪里?
换句话说,从公元140年到公元263年的123年间,益州人口从最高峰时期的634万人锐减到94万人,人口减少了85%,有这么严重吗?
人口大规模减少,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天灾,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二是人祸,主要是指战争,东汉末年,即使是最黑暗的桓灵二帝执政期间,也不会如此大规模的减少人口,再说了益州地处西南,远离中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也算得一方净土,为何人口会大量减少呢?
黄巾起义
益州人口减少,主要有几个途径:
1、黄巾起义。发生于公元184的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影响人口数百万人,因战争被杀的至少也有几百万人,并且黄巾起义的余党在此后的十几年内陆续发动叛乱,按照史书的记载十室九空,也就是说十家人有九家人是空的,比例就是90%,这与益州人口从140年到263年损失的人口大致差不多。
但是黄巾起义主要发生在中原各州,益州虽然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从刘焉进入益州后,基本上就控制了益州,虽然有过几次叛乱,但死的人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几万人。
2、刘备入川之战。
公元211年刘备受到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刘备起初只带了一两万人,当时整个益州的军队总数量至少也有10万人,此战持续了两年左右,因为刘璋手下成建制地投降了刘备,因此战死的人数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几千人。
刘备入川之战
3、汉中之战。
这是刘备主动向曹魏占据的汉中发动攻击的战争,从公元217年开始,到公元219年结束,也是持续了两年时间,整个益州投入了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援刘备打赢这场战争,刘备在整个汉中之战投入的兵力至少也有七八万人,由于战事激烈以及持续时间长,死亡人数最少也有一二万人左右。
4、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率领4万军队联合沙摩轲的1万蛮兵共计5万人攻打荆州,后来刘备战败,整个东征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应该是战死、被俘虏总人数达3万多人,只有少数人逃回了益州,所以其实夷陵之战是益州损失人数最多的战役,差不多有3万多人。
5、平定南中之战。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应该是一场规模较小的战役,诸葛亮总共也只带了三四万军队,伤亡人数都不到一千人就平定了南方。
诸葛亮北伐
6、诸葛亮五次北伐。
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北伐的损失最多,也就是在街亭之战,马谡损失了至少1万人,其余四次北伐加起来也没有1万人,因此诸葛亮五次北伐总共损失也不到2万人。
7、姜维11次北伐。
姜维前后总共有11次北伐,其结局是:大胜2次,小胜3次,平手4次,大败1次,小败1次,除了段谷之战大败姜维损失1万多人之外,其余战役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总共算起来姜维损失最多也就是2~3万人。
8、魏灭蜀之战以及成都之乱。
魏灭蜀之战,魏军一共有18万军队参战,相比而言,蜀汉参战总军队数量不到7万人,主要是姜维的主力军3~4万人,汉中守军1~2万人,廖化和张翼的援军1万人左右,但是双方并没有大规模激战,邓艾兵临成都后,蜀汉就全国投降了,因此战争损失并不大,最多也就是几千人战死。
姜维北伐
钟会、邓艾之乱时,成都陷入了混乱,魏军大肆屠杀,就连魏军主帅钟会也被杀,估计最少也死了几千人,因此影响也不大。
从以上战争来看,因为战争而死的人数差不多也就是十几万人,为何蜀汉执政的42年间,人口数基本没有变化呢?
同样是因为战争,战争需要大量年轻力壮的男人,男人出门打仗,那种田的事只能交给女人,老人和孩子,那样的话,地里的粮食收成就会少,同时男人长年出门打仗,战死或者受伤的比例就高,再加上夫妻分离,他们生育的后代就会少,因此人口增加就变得非常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引起的。战争引发的人口减少,不仅仅是战场上人员伤亡,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行为都会减少,长年的战争带来长年的减少,也就导致了蜀汉近40多年的人口没有增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蜀国投降时,根据其户口档案,共有九十四万人
蜀国战败投降时,皇帝刘禅派尚书郎李虎把全国户口档案送交邓艾,根据这份档案,蜀汉全国共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人,吏四万人。这个数据,着实令人感到惊讶,蜀国面积并不算小,怎么人口连百万都没有呢?
第二,蜀国人口统计数据偏少的原因
以上的数据,显然是偏少的。为什么呢?这跟当时的统计有相当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西南多蛮夷,这些人可能没统计在内;其二,三国是著名的乱世,逃到山林的人口不在少数;其三,贵族、大户之家的奴仆、婢女等不一定算在户籍上;其四,户口与租税挂钩,存在有少报、瞒报之现象。
第三,蜀国兵民比例高的原因
即便蜀国人口统计存在瞒报、少报的现象,但就政府所掌握的资料,94万人中有10.4万的军队,这个比例还是高的,大约是9:1的比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