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帝王是不是有本事的搞郡县制没本事的才搞分封?
郡县制,郡县,分封制帝王是不是有本事的搞郡县制没本事的才搞分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郡县制
郡县制的施行应该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施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加上人口慢慢的复苏,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教训施行了郡县制。汉初刘邦施行分封制结果导致了八王之乱,得到惨痛教训后,汉武帝刘彻先搞起的推恩令,后来也是施行了郡县制。在往后的朝代基本上都不会在搞分封制了,大部分皇亲贵族会给封地但都没有什么实权,只是名义上的!
结论:
由此可见国家政策的施行还是与当时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并不是有没有本事来决定的
上述内容由大牛泡泡原创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这么说,具体要看现实情况。分封制适合地多人少的情况,分封诸侯是为了扩展势力,类似各地殖民一样。缺点是很容易分裂国家,架空最高统治者。例如东周国君如同摆设,稍微大点的诸侯就不听他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的权力,上下形成一个拳头,打击进犯的少数民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可以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封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汉代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已经证明了分封制的弊端。
采取哪种制度,都是当时根据实际做出的,所以谈不上帝王有没有本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我的看法来说,还真可以说古代帝王有本事的才搞分封制和郡县制!
周武王灭商后,将功臣和王室大搞分封来维持周王朝的统治,主要还是在那生产落后的时代,一个人无法去维持若大的王朝统治,只能靠分封土地建立邦国维持自己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由于分封制的弊端出现,最高统治者无力集中权力要求每个诸侯听从中央号令,只能寻找另一个制度取代分封制,这时郡县制就出现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各地方直接受中央号令,不再以分封土地给秦王室人员来维持统治,而是将全国分为36个郡,直接受中央的领导和负责!
西汉建立后,刘邦以郡国并行的制度,就是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到了明朝朱元璋也搞分封制,他而之前不同的是,他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不再向哪些功臣和将领为王。而清朝灭了明朝后,吸取教训在分封王方面,封其为亲王,不再享受有土地自治的地位,只有食俸禄而不建立独小王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跟帝王本事没多大关系的。那个开国皇帝不是有过人之处的。如果没有过人之处也不会能统一天下的。我们来说一下分封制跟郡县制区别。
1分封制
分封制最早起源于周朝。当时周天子大封
姬姓诸侯王以及有功之臣的。是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方便管理自己子民。也就是代周天子行使职权。这种制度一开始是很好的。能更加有效管理整个国家。可是随着王权衰落。就导致诸侯权力开始膨胀。结果就会有诸侯造反的。也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而汉朝实行郡县制度跟分封制度并存也导致诸侯权力过于强大,皇权衰落,也就有削藩。也有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2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是一种很好的制度。秦始皇采用郡县制度有效的加强了王权。而削弱了地方势力。郡县制度的最高长官是皇帝任命。这样就加大了皇权的。也不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大,而进行反叛。看整个秦朝郡县长官没有反叛。最终推翻秦朝的是农民起义的。
基于两种制度我更加认为郡县制度是很好制度。这样可以加大王权,也可以有效遏制反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列一组王朝存续数据。
周(分封):800年
秦(郡县):14年
汉(分封+郡县):407年
新朝(郡县):15年
魏(郡县):46年,包括17年傀儡生涯
两晋(分封+郡县):156年
是不是很颠覆?
从上三代到魏晋,历朝历代君王都在试验究竟是郡县还是分封治国。
而历史证明,单一的郡县制几乎没有延续王朝的能力。只有分封+郡县制双管齐下,封建王朝才能长久屹立。
其核心在于,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各有其利弊。
分封制,历朝历代都有改进,但归根结底是以宗室诸侯王掌兵压制外姓权贵,实现王朝的平衡。但其结果往往是宗室战乱,诸侯纷争,如东周春秋战国,西汉七王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
郡县制,则将军政财三权聚于皇帝一身。但一旦君主暗弱,或地方势力崛起,便是曹魏江山易主,王莽新朝覆灭。没有宗室的拱卫,江山是坐不久的。
但分封制的弊端实在太大。
以至于自隋以后开始总结魏晋时期的制度体系,演变出三省六部制,以强化皇权而打压世家门阀。至此以后,分封制从实变虚,诸侯王只有名义而无实权,但此时来自草原的战争日益频繁。并由此推动了地方武装势力如“刺史”等拥兵自重,进而进犯皇权的案例多如牛毛。
总而言之,没有一项制度是完美无缺的。而皇朝稳固的关键在于主宰王朝的究竟是谁。
上一篇:百香果怎么选好的品种种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