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高产栽培如何管好水?
水稻,秧苗,生长水稻高产栽培如何管好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扬花灌浆
抽穗后水稻开花受精,籽粒开始灌浆,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增加土壤氧气来维持根的生理机能,同时也利于保持叶片的活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使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增加粒重。通过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调控管水,达到以水调肥、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目的,才能达到活秆成熟,籽粒饱满。
7、黄熟
进入黄熟后,需水减少,一般不再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使籽粒能获得更多的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起来,水稻高产种植过程对水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浅水插秧,深水缓苗,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稳稳高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中,水分管理是个要点。由于不同地区的栽培方式差异,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的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中的水分管理要点主要是“浅湿干间歇灌溉”,需要水的时候灌浅水、不需要水的时候要舍得排水、不怕稻田裂出大缝。
水稻种植过程中充足的水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水稻的返青、分蘖、拔节、孕穗、扬花直至灌浆等各个生理进程都离不开水分的参与。但是,在水稻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强度也不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水稻的叶龄进程、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来综合判断是该排水还是需要适当的补充水层,保证水稻正常对水分的需求。
首先是水稻分蘖盛期之前灌浅水。水稻从移栽之后,大多数农民朋友的常见做法都是长期的保持水层,因为水稻移栽之后涉及到水稻的返青、追施分蘖肥、施用插后的封闭除草剂等作业过程,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水层。所以,在水稻分蘖盛期之前,很难有一次完整的晒田、晾田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时期可以一直大水漫灌,反而需要适时的保持浅水层、降低传统灌溉方式下的水层深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土壤的温度,浅水的状态下阳光直射土壤的更完全、土温升高的可能性更大,也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一方面是从防治病虫害的角度来实施。水稻生育的前期,负泥虫、潜叶蝇以及叶瘟、胡麻斑病等病虫害会直接威胁到水稻秧苗的长势和分蘖情况。所以,适当的浅水层管理方式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有一定的好处。
其次是在水稻孕穗之前 争取1-2次的晒田机会。从水稻的对水分需求的规律来讲,在水稻进入孕穗期之前,都是对水分缺失不敏感的低水分需求阶段。既然在水稻分蘖盛期之前会存在追肥、施用封闭药等必须有水的管理阶段,我们就需要在药剂封闭结束之后及时的排水、晒田。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个时候水稻正分蘖呢,晒田会不会影响分蘖?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阶段晒田不会影响到水稻的分蘖,因为这个时期基本上也可以算的上雨季,几天就会下一场雨。即便是田间出现了一定的裂缝,只要有一定降水量的降水基本上就能满足水稻分蘖的需求,不会对分蘖造成影响。
特别是在水稻分蘖数量达到目标茎数80%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排水晒田。一方面是为了控蘖,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有可能出现的氮肥过量施用造成的旺长、徒长情况。由于分蘖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不必担心分蘖不足的问题,这个时期可以进行一次程度较大的晒田过程,田间可以出现大的裂隙,以此达到壮秆、壮根的目的。
还有一点是孕穗至扬花期不能缺水。正常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只要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80%以上就能满足水分需求。但是,这期间还涉及到一个预防低温冷害的问题。所以,从孕穗始期直至扬花结束的阶段,田间需要始终保持一定的花达水层、避免缺水对生殖生长分化造成功能障碍。
最后就是扬花结束之后就可以继续的晒田了。水稻扬花结束之后,最重要的生殖生长分化阶段已经结束,有恢复到对水分缺失不敏感的阶段。而且,这还涉及到秋收的问题。所,水稻扬花结束之后就可以再次的排干水层,进行适当的晾晒。一方面是通过干旱减少夜间呼吸作用对养分的消耗,一方面也是通过水分缺失的斜坡作用提高籽粒中的有机物积累,提高稻米 的品质。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技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不能关深了,前期票关浅水后期要关跑马水。干干湿湿的关水,既有利水稻又有利下季土壤播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载苗后,第四天可以上水,保证稻田一定要有一根手指这么深的水位,这样水稻生长速度快,定期除草,除虫,这样水稻有很高的产量
上一篇:电视机屏幕碎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