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创作文学作品时,剧情和人物哪个更重要?
人物,的人,剧情创作文学作品时,剧情和人物哪个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看过静官的《兽血沸腾》没?里边有这样一个桥段。这个桥段就是借用的,但借用的很好。是写一个人要去见刘震憾,刘震憾让他的猪头医生替他接见,自己则陪在一边装护卫。猪头人表演的完美无缺,但被接见的那个人还是感觉猪头人身边的护卫刘震憾是真英雄。
这个桥段借用的是曹操曾经的事。静官借用的很好,就让读者获得了一种代入的快感。你看,就算是老子装成别人的下属,别人都会感觉老子还是真英雄。
举《兽血沸腾》借用曹操桥段的例子,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拘泥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区别。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网络只是一个平台,一个随时贴近大众的平台。如果在这个平台都你火不了,只能说明你自己水平不行。
说完这段阿9风格一惯性的“鞭策语言”,题归正转,咱们开始划分衣着打扮:
(1)、纯粹显示金钱地位型的。
(2)、帮助主人公能力型的。
(3)、推进故事情节型的。
第一种不再详细解释,说第二种和第三种。
第二种和第三种可以是单独体,也可以是一个混合体。单独体就是说,这个衣着打扮的唯一功能就是只帮助主人公提升能力,或者唯一功能就是推进故事情节;混合体就是这个衣着打扮有多重功能,既可以帮助主人公提升能力,又可以推进故事情节。
第二种帮助主人公能力型的,比方说,曾经一个比较火的糖葫芦式电视剧《霹雳游侠》。主人公开着一辆智能机器人汽车——吉它。这个汽车就是帮助主人公提升能力的。帮主人公解决了很多问题,渡过了很多难关,抓了很多犯罪份子。
第三种推进故事情节型的,是大家经常看到,也经常用到的,比如修真小说里经常会写这样的一个桥段,某法宝出现,大家都纷纷去抢法宝。这个法宝就起到了推运故事情节的作用。虽然抢法宝这种桥段很老套,但是就是在这种老套的抢法宝大框架里边,可以发生很多不老套的小剧情、小片段、小细节。很多作者可能光注意抢法宝的结果了,忽略了抢法宝之前和中间精彩的、离奇的、浪漫的、美妙的过程。这样,这个作者写的抢法宝大情节,就失败了。
再打一个比方,你没有故事可写了。你可以让主人公捡到一个重要的包包,原来是某某女总裁的包包,这个包包就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如果你只是在其他情节和桥段不断地提主人公拎着个LV包包见了某某某,而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和剧情,那么有关于这只包包的描写很可能就只是在浪费字数。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详细写猫儿被扔下公交车,一屁股摔坐到地上。然后发现屁股下边的包包,详细写包包的外形,里边的东西。猜应该是谁丢了包包。
然后听到包包里的翻盖手机响,翻开盖要接的时候,手机断开了,原本是被猫儿的大屁股给坐断了。这个时候,接下来剧情会有很多方向,比如是包主人无意丢的,或者是包主人被抢了,或者是抢包的人丢的,或者是包主人因为某事权宜扔的,这些都会引发不同的剧情。
你们自己也可以试一试,别总是让故事重复绕来绕去的,可以适当地让主人公意外捡到东西,加入一些新的片段,可以当成故事支线,可以当成主线。人生啊,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怎么不叫我感慨万千呢?
3、举止谈吐
1)、举止谈吐的概述
举止谈吐应该说是书里边必写,而且是大量写的东西。因为人物行动和人物对话必不可少,所以举止谈吐也必不可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举止谈吐,设置一些有特点的举止谈吐,会让读者感觉这个人活了。
打个比方,说这两天我又在看的海贼王,洛克船长用手腕扶眼镜的小动作,很不错。
有些人永远文质彬彬,有些人永远毛毛躁躁。文质彬彬和毛毛躁躁大部分时间带来的是不同的效果,偶尔也会带来同样的效果。
有时候用的场合不一样,会带来异样的效果。比如腼腆爱脸红,永远为人着想的小美女,杀人的时候也羞答答的情景,像情人一样温柔地问被杀人喜欢怎么样死,并建议被杀人怎么样死会感到不痛苦。或者为了不让被杀人感到恐惧,就精心设置暗杀,让被杀人永远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个羞答答,腼腆到脸红的小美女猫儿要杀一个大大咧咧,头脑简单,运气超好的书虫了,这个时候就有故事可写了。小美女踩点之后,在设置陷井的时候,被书虫撞到了,书虫傻呵呵地问小美女猫儿,在做什么,羞答答的小美女羞答答的解释蒙骗。
无数次的暗杀,无数次的被阴差阳错破解。因为小美女平常的羞答答,平常的腼腆,平常的细心,平常的温柔,平常的善良,书虫永远不知道小美女就是一个来杀自己的杀手,也不相信小美女猫儿就是来杀自己的杀手。
这会发生怎么样喜剧效果?或者黑色幽默效果?你可能会说,这根本讲不通吗?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
我会说,这怎么不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是生活和职业分的很清,而且在西方更是如此。
职业是职业,生活是生活。职业是杀手,不代表她没有爱心。职业是妓女,不代表她不追爱情对不对?大家可以看一看杜十娘,也可以看一看日本电影望乡。
而我就不喜欢把生活和职业混在一起。尤其不喜欢把职业和爱好混在一起。
所以,对人物举止谈吐的设置,要设置的更人性化一点。人物的举止谈吐是内心的外在表现。没有谁规定,坏人就一定得说话很大声,好人就一定得细声细气。不同人的,不同的举止谈吐,可以避免书里的人物模型化,呆板化,千篇一律化。
这个我再强确一遍,这些设置并不要求开始就考虑好,可以在每一个人物出场前,三思之后动笔。也可以边写边考虑。写每天更新的网络小说,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好修改前边的败笔,或者对以前更新的做精改,好打补丁。
既然是这样,那么应该怎么设置人物的举止谈吐呢?大家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1)、首先服务于故事精彩性。
(2)、其次服务于人物性格。
(3)、与现有人物不同。
故事精彩性高一切。只要能确保甚至增加故事的精彩性,人物的举止谈吐甚至可以无限夸张,无限虚构。在这个前提下,设置人物的举止谈吐。
如果不能确保甚至增加故事的精彩性,只是普通的、平常的举止谈吐设置,你可以考虑服务于人物性格。服务于人物性格并不是要求你要举止谈吐和人物性格统一。
一般是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每个人往往都是矛盾的。矛盾了,才会有表里。有了表里才会显的有深度。任何离奇的,怪异的,看似不合常理的,作者都可以解释,如果解释不了,就不解释。
正如我前边说的,咱们作者是娱乐圈的人,咱们的义务是让读者感到快乐,解释文化常识,科学现象,人物生理心理学之类的,让老师,医生,科学家去做吧!别谁的饭碗都想踢,踢人饭碗可是一件最不道德,罪大恶极的事情。
再说第3点,如果你后边出现的人,跟前边的出现的人一样,你就把发生在后边的人身上的故事直接写到前边相同的人身上好了。拜托!各位!咱们这是在写小说,又不是在凑人数比粉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