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水诗从何而来,有哪些大诗人?
山水,山水诗,诗人山水诗从何而来,有哪些大诗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概就这意思。这就是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同样有出现,比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实也是说有那么个道理要讲,但是五柳先生就高明在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忘了,我懒得跟你说。这其实就是诗歌形式的小小演变和进化。
随后到了谢朓手中,山水诗就彻底拿掉了这个尾巴,把诗意都蕴含在景色描写之中,不再明言,成就了盛唐山水诗的特色。
写诗,就是不明白说话,不好好说话——这是文艺创作自然演变而来。不是心血来潮,是无数文人一路衍进的规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白话诗少了那么一丝韵味的真正原因。
山水诗经过岁末初唐的王绩,在盛唐时和孟浩然的田园诗对抗的就是王维。特别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不但结合了他自身的画画功力,同时渗透进了佛道思维,显得特别空灵,自成一派高岗。当然,即使不讲禅意,估计也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将王维称为“诗佛”有些片面,就好像把他当成“山水诗人代表”一样有些片面,只不过这类尊称一般是用来指代这个领域内的王者——那么王维倒是能承受得起山水诗巨擘的称号。
而实际上对于后人来说,这种流派细分其实意义不大。无非只是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更高而已。真正的门派之别到了宋朝才慢慢出现,开始以个人写诗特色开始区分。而在南北朝,这种艺术手法的流派之分是被动的,没有门派之间这个局限的。这是诗歌的发展,是修辞手法成长慢慢成熟的自然阶段。也正因为这些形式和内容的成熟,才催生了唐朝诗歌的大爆发。
也就是说,只要写了山水的,就可以认为是山水诗词。
历来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用山水景色描写,来抒发感情是诗人最基本的动手能力。
千年以降,近代最能写出中华壮美山河的传统诗人,非毛泽东主席莫属。只不过主席在构建新时代,在为人民造福等其他方面的功劳太大,以至于我们并不把他看作诗词领域的弄潮儿。在他们眼中,写诗作词不过是抒发感情的末技罢了,但是如果单独拿出来和现代文人们一比,还真没有谁能比得上。
主席的壮美山水描写在前面一片问答中详析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啰嗦。
总的来说,山水诗人多如牛毛。但是值得记下的,无非谢灵运、王维、毛泽东罢了。并不是说李白、杜甫等人的山水风景诗不行,而是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更高,更傲视群雄,而且山水诗这个流派早已经消亡融入到所有作品中去,没必要来单独评论。
就好像我们提到毛主席,甚至你一时都想不起他是个诗人。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以及唐朝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和孟浩然。
谢灵运被认为是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改变了自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自然山水的细腻刻画描写开创了风格清新自然的山水诗。代表作品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七里濑》、《富春渚》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被称为“诗佛”,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早期有着积极的政治抱负,中晚年后隐居,半官半隐,寄情于山水田园。他扩大了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增添了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竹里馆》、《鹿柴》、《山中》、《山居秋暝》等等。
孟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一生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被认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清淡自然,意境丰富,情致洒脱自在,强调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代表作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与诸子登岘山》、《夜归鹿门歌》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谢灵运到陶渊明到王维,现代的何三坡,嗯,活在繁杂的都市,尤其需要山水的洗涤。文字,是个很好的慰籍的途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女孩来回答。山水诗,顾名思义,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但一定要呈现出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山水诗由东晋的谢灵运开创,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一、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我们来看一下他《登池上楼》这一首诗:
上一篇:考研还是保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