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有人说孙悟空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精神偶像呢?
悟空,他的,精神为何有人说孙悟空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精神偶像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悟空面对十万天兵,谈笑风生,表现了对统治阶级以及最高统治者的蔑视,显示了人民的强大力量。整个战斗完全在孙悟空的掌握之中,既有对骂打斗,又有诙谐调笑,这是一种节日狂欢的体现。得胜之后,“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兄弟,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欢乐无比。”正是民间节庆、亲朋相互拜访和庆贺的情景。大家在一起欢聚一堂,其乐无比。而玉帝镇压不成,又只好故计重施实行招安。太白金星表面上充当和平使者,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实则老谋深算。如他对玉帝说:“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罢了”,“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太白金星的言语是封建官方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集阴险狡诈与厚颜无耻于一身。果然,他又一次胸有成竹地去花果山招安了。
书中写道:“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太白金星就是利用了孙悟空看中名声的弱点,又一次施展欺骗的伎俩。这回做得比上次更隐秘,没有人向孙悟空挑明真相。孙悟空本性好动,到处交朋识友,与神仙们称兄道弟。天庭对孙悟空本就不信任,为了“恐后闲中生事”,让他去管蟠桃园。这又体现了官方的价值观和民间价值观之间的对立,前者等级观念森严,严肃、压抑,没有自由和欢乐;而后者崇尚平等、热爱自由,喜欢无拘无束。无论是多少位高权重的神仙,孙悟空都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相待,对人真诚、坦率,“俱只以兄弟相待,彼此称呼。”所以他的行为为官方所不容,立刻有人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提出要对孙悟空加以约束。所以天庭又授予他一个有名无权、看蟠桃园的闲职,其实这和“弼马温”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果然,在召开蟠桃大会时,官方的节庆礼仪和等级观念再一次激怒孙悟空。在看透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之后,孙悟空也来一次“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将赤脚大仙骗往别处,先到蟠桃会,后到兜率宫,不但大吃大喝,而且又将美味佳肴带回水帘洞做个“仙酒会”。狂欢式的故事情节,将民间节庆里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颠覆日常严肃等级秩序和规范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畅快的狂欢审美愉悦。玉帝看到对孙悟空用一切安抚的办法都无法奏效,决定采取严酷镇压的手段,要彻底地把他和花果山消灭。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把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这次战斗比前一次更加激烈,因为双方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再也没有妥协与和解的余地了。虽然战斗看起来异常激烈,但是孙悟空凭着超凡的本领和大无畏的精神,没有在战斗中表现出任何的动摇。即使“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孙悟空也没有气馁。“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表现出无比的自信。
孙悟空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同时代表了民间的力量和人民的整体,因此他的力量是永无枯竭的。广大人民的力量一旦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就是不可战胜的。面对强大的封建反动势力,孙悟空给予的是蔑视:“量你这样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正如巴赫金所说:“狂欢节以其所有的形象、场景、猥亵、肯定性诅咒,表露了人民的这种不朽和不可毁灭性,在狂欢化世界里,对人民不朽的感受是跟对现存权力和占统治地位的真理的相对性感受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全体劳动人民的代表和民间狂欢力量化身的孙悟空,其不朽和不可摧毁性集中表现在孙悟空被擒后的表现。孙悟空被擒,是“德高望重”的太上老君施以偷袭的结果。不过捉住孙悟空后,无论是刀剑相加,还是雷打火烧,都不能让他有丝毫损伤。自作聪明的老君不但没有让孙悟空在八卦炉中就范,反倒让他炼成了“火眼金睛”。出来以后,比以前更加的勇猛。“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这场打斗和以往不同,以前还有一些规则,这回已经是“乱嚷乱斗”。代表威严、神圣的整个天宫,已经被孙悟空闹得乱作一团,狂欢的情节在这里进入了高潮。
但节日的狂欢毕竟是短暂的,节日过后,人们还得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孙悟空被如来连蒙带骗,压在五行山下,但这并不代表民间狂欢精神的失败。因为主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又开始了新的路途,并且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积极的,因为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所体现的狂欢精神,只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否定封建等级秩序,打破剥削人、压迫人的官方统治秩序,彰显民间狂欢的自由、平等。以更新和变化反对规范和教条对人的自由的束缚,表现人民的力量与不朽。孙悟空五百年后再次出山时,他虽然仍然保持桀骜不驯的个性,但是同时也担负起了为人类探求真理和造福的重任。孙悟空的狂欢精神,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所说的未完成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手起家,经历种种坎坷磨难,达到事业的一个小高峰,然后身陷囹圄,再经历更大的磨难,达到巅峰至永生。古代文学作品里的唯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悟空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精神偶像,主要是因为不屈不挠,永远向前探索的精神。孙悟空甫一出场,便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拜师学艺展现了他的顽皮,大闹天宫展现了他的能力,不甘当弼马温展现了他的抱负。他不如八戒圆滑,不如沙僧实在,但他聪明绝顶,敢爱敢恨。师父被抓走的时候,八戒拉着没袖子的沙僧想要分家,是他做了顶梁柱,把师父救了回来。他上天下海,谈判交涉,每次都能借到力量。“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孙悟空就是一个永不会后退的强大的人。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内核。
这种精神在战争年代中体现为顽强反抗的精神,我们在文天祥的船里见过,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见过,在抗美援朝中见过,在秋瑾的诗里见过,在与妻书里见过,是我们民族五千年不断的根基;
上一篇:如何给床单做记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