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乌木筷子是不是阴沉木?为什么?
乌木,筷子,阴沉《红楼梦》中乌木筷子是不是阴沉木?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中乌木筷子是不是阴沉木?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大概这就是题主所问的筷子吧。
按理说这双乌木筷子不是阴沉木材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严格地说,乌木是乌木,阴沉木是阴沉木,乌木比阴沉木适合作筷子。
^上图阴沉木
真正的乌木特指一种树。乌木又名“黑檀”,是指柿树科柿树属中某些材硬黑色的树种。
据本草纲目记载,乌木有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治疗霍乱吐利,木质坚硬,永不退色。因此说乌木是制作筷子的好材料。
^上图乌木(黑檀木)
而构成阴沉木的树则有许多种。它们是一种碳化了的木头,虽然珍贵却阴气过重,在今天也仍为大忌,所以并不适合作筷子的材料。
在小说第四十回,还提到一双筷子。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其实,红楼梦里的有关筷子的细节还蛮多的,它们虽不起眼却常常被描写用手巾包着,必定是非常贵重,充分体现了贾府殷实的家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乌木是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铁力木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上万年碳化而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乌木时,很多人就会当成阴沉木,实际上阴沉木是统称,这个阴沉木可以是金丝楠的也可以是杉木。
而乌木是专有一类木材的名字,比如条纹乌木,这个要区分好。木材的水很深,种类繁多,有些不好区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不是阴沉木。
看了最近大热的《龙岭迷窟》想必大家已经联想到,阴沉木还会被用什么——那就是“棺椁”。想一下,谁会用做棺材的木头做筷子?
今天曾哥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阴沉木”和“乌木”的关系。
阴沉木≠乌木
阴沉木并非一种树木,而是一种碳化木的统称。
阴沉木是由于地震、洪水等环境的变化,将一部分树木掩埋在地下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炭化过程而形成。
因形成环境特殊,资源稀少,年限较远,所以品相上乘的阴沉木价格非常高,往往被用来制作工艺品,挂件等。
像我们比较常听到的金丝楠木,小叶紫檀都是阴沉木的形成材料。
阴沉木超耐腐蚀,不会被虫蛀,还无惧水沁,古代达官贵人常用阴沉木作为棺椁材料,尤其是明清时期,阴沉木成为各代帝王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
为什么很多人把阴沉木等于乌木,概因有的阴沉木全身乌暗,显现出煤样的黑色,奇谲而神妙,因此又被称为乌木。
实际上仔细区分,阴沉木的颜色比较多样,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均属正常。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烹饪方式的进化有密切关系。
筷子最早叫“箸,是人们用来捞有汤羹的菜。《礼记·曲礼上》有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两头细中间粗的新型箸,两端皆可挑刺和夹取食物,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用的筷子。
明隆庆年间,李豫亨在《推篷窹语》中也说:“亦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志其始也”。
至此,“箸”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筷子”。
关于乌木
乌木在中国历史上有乌椭木、乌文木、乌梨木、乌角等许多名称和记载。宋代·赵汝适《诸蕃志》中记载“乌椭木”:乌椭木似棕榈,青绿耸直,高十余丈,荫绿茂盛。其木坚实如铁,可为器用,光泽如漆,世以为珍木。
历史上乌木做成的家具不多,并非主流家具用材,而是多作为小件,如筷子、印章、扇骨、镇尺等等。
其中乌木筷子最多,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就有记载:“乌木,琼州诸岛所产,土人析为箸,行用甚广。”
另外,乌木属于红木科是明清时期,常用的6大名贵红木材料之一。其他5种分别为: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草花梨、鸡翅木。
资料记载,清代的筷箸,主要特点就是制作工艺精巧美观,且以竹木筷镶银者居多。此外还有象牙镶银箸,湘妃竹镶银箸、乌木镶银箸、红木镶银箸等。
明清时期主要是木制筷子,而清代更是盛行乌木筷子,这也符合红楼梦中出现的乌木镶银箸的记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这里的乌木并不是阴沉木。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欢。
欢迎关注曾哥。
上一篇:特朗普的防疫定位失误,导致美国的哪一部分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最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