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子做错事就要让他付出代价,否则他会继续做错事,你认同吗?
孩子,代价,让他小孩子做错事就要让他付出代价,否则他会继续做错事,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孩子做错事及家长的处理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没有孩子不做错事情的,做错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所以对于做错事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是会影响今后孩子面对挫折的总结,而不是面对挫折而纠结和回避,那么怎样做呢,对错事和孩子的分析尤为重要,分析有研究价值,而埋怨和代价会给孩子心里出现负担,把孩子当朋友,而不是总是用居高零下的当主导领导,让孩子和父母有距离感,有事回避或瞒报,使事情隐忍而过,害怕面对困难,不愿意和其他人研究解决,所以给孩子的研究挫折方法的解决,要比给孩子的压力和代价好的多的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候特别调皮,虽然个子小几乎每天都跟小伙伴们打架,每次让人家家长领着孩子找我爸妈,我爸妈只好给人家说好话道歉。然后就是一顿揍或者严厉的批评。初中开始我就自己住校了,上大学去的海南。从河北到海南火车都要32个小时,临出发前的那晚,亲戚们来家里送行。我爸说了一句话,记忆很深:这孩子去哪里我都放心,不会惹事,也不敢做违法的事。因为他不敢,做了就永远别回家了。对于孩子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待人做事要有礼有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要分多少事情,但是要说服教育,不可以极端,大人小孩都有逆反情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屡次不改就打,打了过后讲道理,把事情的严重性讲给他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叫付出代价,叫承担结果!监护责任人同罚,怎么领的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做错事付出代价是必须的,但这种代价不代表体罚和责骂。而是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避免以后再犯。
比如说孩子早上赖床不起,如果我们每天一遍一遍的叫他,给他穿衣服,收拾书包,急急忙忙送他去上学,这样他是不会长记性的。我的方法是头一天晚上告诉他,明天起床我只叫你一次,如果不起后果自负。一般的孩子可能还是不会当回事,那么第二天真的只叫他一次,不起床就让他一直睡,让他尝一尝迟到的滋味,他就会知道每天按时起床是他自己的事儿。
再比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如果能修好的就要让他一起修。如果不能修好的,那么赔偿所用的花费就要从他的零花钱里面扣除。
总之我觉得小孩子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才会长记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么做岂不是以后会世界上只会存在完人了!不会犯错的,恐怕只有机器人吧!况且机器人它还会出故障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小孩子还处在成长的关键期,要成长就难免犯错,犯了错不一定需要家长额外让孩子付出代价。
首先要明白,孩子的犯错大部分并不是有意为之,更多时候他们犯错主要是他们的肢体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认知特点所形成。
例如我们在抖音上看到的,有的孩子把家中的鸡蛋全部打碎,放进盒子里拼命搅拌。家长可能已经大为光火,气不打一处来,但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探索欲表现的过头了一点。如果家长可以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让他们的好奇心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发挥作用,也就不至于躲在角落静悄悄的干自己的活儿。如果这时候家长仍要教训孩子,给他们算账鸡蛋值多少钱,或者动手打孩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从此扼杀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养成畏畏缩缩的品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