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记载的世袭制朝代夏,为何西方各国都拒不承认?
夏朝,商朝,历史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记载的世袭制朝代夏,为何西方各国都拒不承认?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从地域来看,史书记载,夏人活动的主要地区位于豫西和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分布范围也为豫西晋南,分别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再次从遗址规模来看,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大型夯土宫殿基址十余座,遗址面积为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核心行聚落,发现有宫殿区,作坊区,铜器,玉器等具有身份等级特征的遗存,都表明二里头遗址并非一般聚落,而是王都。
最后,目前学界公认二里头文化时期已进去早期国家阶段,是最早的中国。
目前来看,夏代考古已经取得了相当巨大的进步,相关西方学者也开始转变原来的态度,开始客观的审视夏代的问题,但是二里头遗址仅仅是中晚期的夏,早夏何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承认一个朝代是要有相应的标准的,那就是青铜器、文字、城市。夏朝的青铜器没有找到,文字没有找到,城市没有直接证据说那是夏朝的。所以夏朝是一个传说中的朝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西方各国为何不承认中国的“夏朝”,是因为:
严谨的历史学观点认为,断定一个朝代或是一个文明的存在,需要一定量的历史文献证明,以及与文献相对应的历史文物资料。而我国正是因为没有批量的出土过“被确认的夏朝文物”。因此才不被西方国家承认。
夏朝存在于本土之上。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后为商朝所灭。
现在有关夏朝的史料,主要见于《史记·夏世家》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亦偶有提及。由这些片段史料,人们只能知道夏朝历史上发生过大禹治水、禹受舜禅、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以及夏桀暴政等不多的几件大事。
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夏朝可以说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目前夏朝实地的考古,就是赫赫有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二里头在现在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它正处在河南的中心地带,从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发掘,到现在依然在研究中。
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诸多大型宫殿基址、青铜冶铸作坊、制陶遗址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宗教建筑,出土了很多青铜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年代早于商代的都城规模的文明遗址。中国青铜器时代始于夏代,传说大禹铸九鼎,考古工作者在偃师二里头和洛阳东干沟遗址中发掘出陶范、炼渣、炼铜坩埚残片,这些也证明二里头文化已经有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二里头文化地域分布和史书中夏代版图相对符合,二里头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都在夏积年的范围之中,因此二里头遗址和文化成为国内外学者公认的夏文化遗址。
由于流传下来的与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某些历史学家对于夏朝的存在持否认态度,他们认为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也不存在了。所谓的夏朝或许仍是原始部落联盟,并不是统一的政权,在那个时候仍然是原始社会,还没有达到奴隶社会的地步,没有文字也没有统一的政权,因此不能被称之为朝代。
这个观点目前被很多历史学家所认同,尤其是国外的历史学家更是对此果断否认,他们认为中国历史是从殷商时期开始的,再往前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中华文明并没有所谓的五千年。对此我们只能依古籍记载作为依据,并不能拿出真正的证据来证实夏朝的存在。
夏朝是西方泊来。
部分学者认为《尚书》有不少篇说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确认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统朝代。其中《周书》产生的年代在西周初年距夏朝不过数百年。稍晚一些的《春秋左传》中,夏商周三代是并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书》的地方极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时称为后,商周称为王,以后称皇帝)的名字,如启、相、皋、孔甲、桀等。确认夏朝存在,在境内找不到证据,所以大家更倾向西方泊来说。
因为文明似乎总是从发达的地区往原始的地区传播,由此看来,华夏文明是从西方传播而来的,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17世纪,德国耶稣会士柯切尔(A.Kircher),根据中文与埃及象形文字的相似性,论述中国人是埃及人的后裔。
18世纪,法国汉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认为,中国的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整个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上古史即埃及史。
19世纪,法裔英国人拉克佩里出版《中国古文明西源说》一书,以当年考古成果为基础,根据天文历法、科技发明、语言文字、政治制度、历史传说的相似性提出,中国文明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夏族于前2200年左右从西亚迁入中原。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古史辩派”对上古史提出了质疑,把上古史归于神话和传说类。
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指出:“十二辰本来是黄道周天的十二宫,是由古代巴比伦传来的”。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写了很多文章,出了很多书,从文字、文物、文献等各个方面论述华夏文明与古埃及、巴比伦文明的共同之处。
笔者比较推崇天文学说。在《国语·周语下》中,伶州鸠回答周景王七律的时候,引用了武王伐殷时天象“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对于这则史料,有些专家认为不可靠,有些专家认为是可靠的。因为有些天象国内并无记载。学者用高精度天文软件确认了伶州鸠所说的天文现象的确存在的,则间接确认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确切日期。
上一篇:房子装修之后会卖的比较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