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专业,数学,课程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学长想告诉你一些我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那我们一起来选择吧!
三
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兴趣,兴趣,兴趣!
然而,我们恰恰最不重视这个。
所有家长涌过来,开口基本都是一句话:你们学校就业情况怎么样?
额,我们学校就业水平好像是全国第一【比如:北邮盛产码农,就业率当然接近100%】。
报!
对不起,这并不是报考打开的正确方式。
或者说,你如果仅仅是因为就业就做出了选择,这很难让人兴奋起来,因为如果看就业率那你没有必要来读本科,去蓝翔我想就业率也是100%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未来是否能保持优秀。
其实,所有的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都取决于个人。
是不是适合?是不是喜欢?有没有兴趣?
公务员好不好?公安牛不牛?税务甩不甩?国企棒不棒?银行火不火?攻城狮酷不酷?
但是你有没有见过这些行业很多人面无表情、压力山大、得过且过、痛不欲生?
不是岗位不好,不是个人不行,不是环境不棒,是不喜欢!!!!!
任何一个行业做到领军人物的都必然是对事业充满了热爱和兴趣。
比如说你就是喜欢你个冷门专业,比如北大的古海洋生物学,每年好像只有一个人。如果说毕业后的工资,我想他们应该没有大专培训的JAVA工程师赚的多,这里插一句,大学,尤其是本科我们学到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认识你自己”!人家北大毕业,如果感兴趣,读博士留校当老师做一个学者,每天活得很开心,这是一个经过流水线加工出来的低级码农比不了的。
那我们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兴趣?到底怎么选专业?
来,教你四字真经:知己知彼。【这个很重要,不要靠想象选专业。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你靠想象你知道是干嘛的吗?】
四
四步来确定你对一个专业有没有感觉。
第一步,先通过招生简章圈定几个自己有些兴趣的专业;
第二步,网上查查这些专业平时到底学些什么内容;
第三步,网上查查这些专业的课程都用哪些教材;
第四步,去网上书店搜索一两本相关教材看看目录和内容。
清楚么?我举两个例子。
先说个文科专业,比如英语,英语的本科学习内容涉及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翻译、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等。
再说个工科专业,比如飞行器相关专业,本科学习内容涉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
看懂了学习内容,知道了学什么,然后搜索上课用的教材,或者去网上书店输入类似书名,就会出来很多,比如《英语精读》,出来好几十本,然后挑一本看看目录和内容简介,进一步判断有没有兴趣,如果没有就差不多了,如果有,那就进一步多看两本。
你还必须要问问自己,是好动还是好静,是喜欢做研究,还是喜欢人际交往,是喜欢装配修理电器,还是阅读科技书刊、在实验室工作,是研究某个科研项目还是制作飞机、汽车模型,是喜欢素描、制图或绘画还是表演戏剧、小品或相声节目,还是喜欢对他人做劝说工作,讨论政治问题……
知己知彼,这两部分的交集,其实就是你的未来。这背后体现的就是你自己的倾向,是能力和兴趣的苗头,这些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能力、艺术创造能力、解释表达能力、商业洽谈能力、事务执行能力等等。
就算你现在不研究这些问题,你进入大学也要面对这些问题,因为你要选择参加什么社团,投入什么比赛,参加什么活动,认识哪些朋友。
【这里笔者要吐槽一下中国的很多大学,其实最理想的是大一不分专业,等到学生在大学里对各个专业有一定了解了再进行分专业考试---可惜这样的大学在中国少之又少,也许未来等笔者成为大学校长了,这个就实现了,哈哈开个玩笑】
五
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兴趣,做什么都行的话。那我首先要告诉你,你不成熟,你还要变得成熟,发现自己的兴趣是一定要的,不能逃避。那这个任务我们就交给大学来完成的。这样对大学的要求就和那些有兴趣的同学不一样了,你应该选择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尽量选择一个机会很多,各个专业都有的,思想很多元的大学。在这里面多尝试,多犯错,多改错,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未来你还有选择的机会,比如找工作,比如出国,比如读研。
六
影响我们未来的还有这样一些因素,比如地理位置(这些因素怎么处理,一定要知道)。
有人会说哪里都有好大学,地理位置不重要。
那当然,哪里都有好大学,东北西北西南东南都有,我们说的不是大学,是环境。
大学是你用四年、七年甚至更多年去融入一种文化,适应一种气候,养成一种思维。
风土人情语言习惯饮食风俗都是适应,这甚至影响你未来的就业抉择和生活抉择。
你去青岛会爱上海鲜啤酒,你去南京会爱上小龙虾或者鸭血粉丝汤,你去西北会爱上羊肉泡馍,你去哪儿都可能爱上火锅。
也许,你花了四年都没爱上,别人的最爱恰恰是你的痛点,于是四年都在磨合和适应。
当然,地理环境背后还代表着机会和条件。
你去沈阳西安成都会发现航空企业特别多,你去北京上海会发现实习机会特别多。
全国也有很多学校都有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简单说就是教外国人学汉语。
但是你很清楚如果一个城市都没有几个外国人,你想实践和锻炼机会也少得可怜。
所以,地理环境当然重要。
但是你要清楚的是这个和学校的实力和专业比起来是次要因素,没有必要再一开始选择时考虑在内。因为本来就很乱了,如果给你的选专业函数再增加一个变量可能就没有closed form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以兴趣和专业选择,等差不对划定了一个很小的范围是,再来考虑比如地理因素,空气质量,妹子是否漂亮,男女比例等信息。
六
谈谈C9,985,211和近几年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以及即将进行的双一流大学吧。
这个重要吗? 当然有一定的意义,不然也不会炒的这么火。
以985为例,一所大学是不是985首先可能会决定这所学校的经费有多少,说白了就是有没有钱,这个决定了学校的硬件软件实力。
同时很多大型国企,研究所,事业单位可能会在这上面做要求。比如至少211大学,这个现象在中国很常见。或者你保研考研时,是不是985对你的面试成绩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老师看的是简历。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非要985?是不是非要211?
我的答案是:如果能上的话,当然是好的。而且一定要尽力争取一下。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的经济很发达,教育环境也很好。但是问题是所以的父母都不愿意让子女离开这里,其实这样的决定是不理智的。以保研为例,不同级别的学习保研比例是不一样的。清华50%以上可以保研,C9高校---比如哈工大25%左右可以保研,一般的211大学10%左右可以保研,而一般的一本可能只有1%可以保研。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他的高考成绩是可以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211)但是因为一定要留在江苏省,选择了南京工业大学(一本)。还有一个同学本来能够上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C9)却选择了苏州大学(211)。诚然留在父母边上,会很方便。但是我想这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因为大学本事就是你走向社会很重要的一步,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总有收获---当然如果你分数很高,随便选择那既能兼顾学校专业也能兼顾地域那是最好的了,比如你是江苏人能去南大东大当然很不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