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阅读原著和看电视剧获得的收获一样吗?为什么?
红楼梦,原著,宝玉《红楼梦》阅读原著和看电视剧获得的收获一样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早版的红楼梦与原著差距已经不大了,基本就是按原著走的,看原著第一遍基本很难理清里面的人物 关系,稀里糊涂。但看电视因为多了形象记忆会更加容易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样,看电视能给读者真实感,看红楼原柱,心里只有个大概的想象空间,如果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不一样。电视剧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方式,可以作为你了解红楼的一个切入点,如果你想要真正的读透红楼或者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是读原著的好,读原著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然后吸收,这样大家就能够更好的全方位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即使不能够认同作者观点也能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电视剧我们看到的只是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理解,没有我们个人的观点,即使看了很多遍也只是欣赏别人的理解和观点,而我们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作为一个欣赏者,不足以更好地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样,原著让人想象的空间较大,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场景,电视只有一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是一部千古迷书。不同于任何文学作品。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文学作品,写一就是一,写二就是二。画山就是山,画水就是水。即使是玄幻,也是由作品披露展现给大家面前。让我们看个热闹!
但是红楼梦完全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作者想要我们看到的。作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那本书,却象人体内看似虚无的经络一样盘根错节的扎根在这本书中。也正因为此,数百年来,无数的红迷都沉迷其中,意图以自己的见识看透作者真义中的一知半解。而这正是红楼梦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这样一部作品,要如何弄以具象化的影视作品来表达他呢?若只展现表象,(影视作品也只能展现表象)那么观众就根本不可能体味表象下包藏的真义。即便是编导真正完全解读了红楼梦。要拍出红楼梦中灵魂的东西,而不去顾及表象,那么可能我们看到的将不会再是红楼梦,而是另外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故事,并且大多数的观众也许永远不可能把它和红楼梦拉上关系!(而且现示并没有什么人完全解析了红楼梦,也不可能把那些作者包藏的真相艺术的表达出来)
所以无论我们是看红楼梦的影视作品,还是乖乖的坐在躺椅上翻几页散发着油墨香的红楼梦原著。甚至在庞大的书房里万千红学资料包围下精心研究,可能都不能一窥红楼梦真正的真相。所以作者最后才发出如此的感慨:“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这句话可真不是给书中人说的,而是实实在在说给这些世上的性情中人。不要太过执着,否则只会自取其恼!违了作者的一片真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读过原著《红楼梦》,一般是不拿电视剧来说事的。因为电视剧那是二次创作、甚至是三次创作,就是编剧在原作的基础上来创作成为剧本,然后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进行表演,不管电视剧是怎么试图忠于原作,都避免不了二次创作、三次创作中创作者的个人主观理解与表现对原作的可能偏离的。
譬如我,晴雯顶撞贾宝玉,就我个人理解,晴雯与宝玉之顶嘴,那谈不上是“反抗精神”,这只是宝玉一向宽带下人的结果“他自幼上来娇生惯养,何尝受过一日委屈。连我知道他的性格,还时常冲撞了他”,宝玉愿意接受她这个性格,用袭人的话来说就是“你宝玉一天不挨晴雯两句硬话顶你,你再过不去”,晴雯之和宝玉顶嘴,基本上是怡红院日常生活情景。
只是撕扇子那回的前后文,作者浓墨重彩写了宝玉这个青春期男孩子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青春的烦恼,黛、钗、湘三人为了友情也好、两性吸引也好,各种为了宝玉的着恼和拌嘴,丫头之间的妒意,王夫人的暴怒,金钏的被逐……最后高潮就是宝玉在各种心情不好中连袭人都踢了一脚,晴雯差点被撵,后来撕扇,再后来金钏跳井宝玉挨打。这是青春的真,青春的烦恼,青春的打击的高潮。作者写得煞是好看,电视剧再怎么演,都是有限的。
所以,我个人是反对这个“写青春的真”,读成为了表现“反抗精神”的。当然,一本书,或者一部电视悱剧,每个人读了理解到、品味到、感悟到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是原著毕竟是原汁原味的,最为传神。
上一篇:五一后线上考试,基础知识还不好。也没有刷题,笔记正在补,初一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