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叛逆期的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引导?
孩子,游戏,家长叛逆期的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引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02 引起家长重视型
如果平时家长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那么孩子也可能通过打游戏沉迷于网络,这样的坏习惯来引起家长对自己的关心。
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反思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理解和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这样陪伴有了,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于游戏。
一定要避免 “家长有病让孩子吃药”。
03 纯粹叛逆
如果孩子纯粹是因为叛逆而沉迷于游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需要一段的时间来接受这样的现实,同时可以做好心理方面的引导和多多的陪伴孩子,和孩子沟通。或许可以剪短这个叛逆的时期。
总之,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用暴力的方式,也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还有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孩子的爱,在教育或者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还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深深的不可改变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叛逆期孩子沉迷游戏,在电子时代,是家长们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需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第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看看励志的电影,或者陪孩子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跟孩子谈谈电影或电视剧里的人物情节,逐渐转移孩子对游戏的注意力。
第二找同龄能跟他有共同语言的正能量的孩子,可以一边跟他一起打游戏,一边沟通,打游戏和学习一样,都是为争第一和优秀,只不过学习上的第一需要的时间长,需要毅力但你以后能成为人生的赢家。游戏你获得第一,只是让你有我赢了的瞬间成就感,不能使你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因为是同龄人,孩子能听进去认为说的有道理,慢慢地就不会沉迷游戏了。
第三找班主任帮着跟孩子沟通,告诉班主任孩子沉迷游戏。因为叛逆期的孩子,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对家长的话都听不进去,认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家长管。但对除家长以外的人的话,尤其班主任他们既崇拜又敬畏,对老师的话能听进去,并且老师还能架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告诉孩子长大你就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孩子逐渐就不再沉迷游戏了。
最后我要说对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心急,要有耐心。记住欲速则不达。
大家同意我的说法么?说说你们的想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我的张小秘特别喜欢猫和老鼠这款游戏,开始我有点担心,但是哪有不爱游戏的孩子呢?我的做法是:
1.约定玩游戏时间,时间到就关掉,如果没关,明天游戏相应时间减少。
2.我会引导她把游戏经验录频保存,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把游戏经验分享,让她从打游戏变成经验分享。
3.关注她,鼓励她,引导她,千万不要责备,诋毁!
4.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给她注册了头条号,让她更好的展示[碰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2~3岁是宝宝叛逆期,6~9岁是儿童叛逆期,12~18是青春叛逆期。从题目来看,能够沉迷游戏的年龄,显然不是2~3岁,有可能是儿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虽然这两个阶段孩子有着不相同的叛逆表现,但是共同点还是有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叛逆期,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孩子不听话了,喜欢或者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其实叛逆的本质不过是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有了想要外界承认自己的想法而已。
明白了什么是叛逆期,就要再来说一说叛逆期的界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听话了,就是叛逆期。这是错误的想法。叛逆期的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这样,但是不代表有了这种表现就是叛逆期。而是要看这种表现的频率和程度。所以家长们不能一看见孩子不听话,不顺着自己就说孩子进入了叛逆期。这就是引导叛逆期的第一次方法,就是不要“扣帽子”。
第二,家长们要明白,凡事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错。叛逆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在孩子的身上表现了出来而已。家长们在骂孩子叛逆期之前,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当做平等的朋友来对待,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和尊重,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的养育态度。
第三,孩子之所以叛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认可或者关注,所以叛逆的表现就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或者认可。
第四,家长们在做到第二和第三之后,其实孩子的叛逆基本上都不会再有了。对于游戏的沉迷,可能不过是叛逆期对扛父母的表现。根源没有了,外在表现也不会那么强烈了。但是基于游戏的特点,孩子还是会沉迷,很可能和自制力有关系。孩子毕竟年纪小自制力弱,这时候家长可以制定具体的措施来针对沉迷游戏这个问题,比如说“契约法”、“厌恶消退法”、“目标实现法”……
叛逆期是叛逆期,沉迷游戏是沉迷游戏,这是两种情况,只不过恰好碰在了一起,所以家长们才会认为沉迷游戏是叛逆期的原因。其实不然,因为即便不处于叛逆期,沉迷游戏的孩子也大有人在。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甩到孩子的身上。同时也要明白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一样的道理。
上一篇:石斛一天吃120克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