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不讲卫生,不洗手,不刷牙,说他不听。怎么办?
孩子,家长,习惯小孩不讲卫生,不洗手,不刷牙,说他不听。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
我是智慧奶奶: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育儿达人,时光流影签约作家。现在是两个孙子的奶奶,专注养儿育孙、隔代教育经验的分享和传播,希望这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喜欢我文章的请关注@智慧奶奶,同时欢迎您参与讨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来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故事哈。
“妈妈,讲一讲《马戏团》。”
小西湖把书递给我,往我身上一靠,等着听故事。
“嗨!你好!马戏团的彩色世界,欢迎你!……”
待我声情并茂地讲完,小西湖说:“妈妈,再讲一遍。”
“好。嗨!你好!马戏团的彩色世界,欢迎你!……”
“妈妈,再讲一遍。”
“妈妈,再讲一遍。”
“妈妈,再讲一遍。”
……
好不容易不让重复讲了,可是马上又甩过来一本:“妈妈,讲讲《不要随便亲我》,朵朵的故事。”
不讲个两三遍,小西湖是不肯罢休的。
如若我不讲,小西湖会带着哭腔,摇着书,扒着我的手臂:“妈妈,讲讲,妈妈讲讲,呜呜呜,妈妈讲讲……”
累得我口吐白沫。
然而,爱听故事,对书感兴趣不好吗?我怎么好拒绝一个爱听故事的小娃娃呢?
小土豆妈妈说:“我天天在泥土堆里找娃,想让他老老实实坐一会都不行,更别提听故事了。”
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多讲几遍故事而已,相较之下实在是轻松多了。
只是,有时也的确讲的口干舌燥啊。
一本讲几遍十几遍,再来一本,再讲几遍十几遍。
而且,早上一睁眼还没拉窗帘没开灯就摸出故事书让讲,中午她已经困得打哈欠了还让讲,晚上如果不连哄带骗能一直让讲到十点。
给她播放我提前录好的故事,还不买账,就喜欢看着书听故事。虽然她不认字,但是看的很是仔细,有时故意问她,她居然还能接上来!
有时我也困惑,明明故事的内容小西湖都知道了,比如拿起《不乱吃东西》,她知道主人公是布丁,知道布丁吃了白色的圆圆的东西,还知道里面有一句“我要冰激凌”,可是为什么每次给她讲的时候还听的津津有味,仿佛第一次听呢?
有时带出去玩,进电梯,她的小嘴里会嘟囔:“萌萌鸡高兴地冲进电梯,在里面又蹦又跳,妈妈说别跳,有危险”,过马路的时候又嘟囔:“要过马路了,萌萌鸡甩开妈妈的手,准备冲过马路, 妈妈说车多,有危险”,《有危险》里的原话,一字不差。
这说明故事书没白讲,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妈的很欣慰。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正是我期望的。只是有时,她是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她看我上梯子取东西,也见缝插针往上爬,一边爬一边说:“萌萌鸡,有危险!”好在家用梯子只有四个台阶并不高。
请教积木宝贝的老师,老师说她家女儿比小西湖大几个月,一个故事讲二十来遍是常事。
我的天!哪路神仙的故事那么吸引人啊?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两岁左右的孩子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反反复复听同一个故事,看同一本书。
仔细想想,曾经某个时期我好像有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魔鬼代言人》、《入殓师》、《放牛班的春天》,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常刷常新,却仍然感觉还没理解透彻。
那么,孩子不断地重复,是不是对某一个故事还没理解透彻,还有养分可吸取呢?我的理解是——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孩子的语言、智力、思维能力、安全感、对世界的认知、对未知的预期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小西湖的那套情商、行为管理亲子绘本,一共30册,是在她16个月大的时候买的。差不多半年时间,她对那套书的理解完全不同:看书皮分清每本书→知道每本书讲的内容→理解故事,准确说出主人公的名字→进一步理解故事,跟着学→见到同样的情景,复述故事,书与实际结合,甚至会举一反三。
我的切身体会是,通过给小西湖讲故事,她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语言能力进步也很快。比如,可能我给小西湖说三遍五遍必须刷牙她都不配合,但是通过讲故事,一喊她刷牙,她嘴巴里自动蹦出来“小猪不刷牙臭死了”,很开心很积极地配合;吃饭也是,自己遵守,也要求我们做到“左手扶住碗,右手拿好勺”;时不时地指着我的鞋子说“圆妈妈的鞋子圆圆的方方的”,指着我的肚子说“妈妈的肚子圆滚滚的”……
孩子爱听故事,喜欢读书,多好的事,父母多讲几遍又何妨?不就是多喝几杯水润润嗓子的事么?带给孩子的好处却是无穷尽的。所以,耐心一点,认真一点,开心一点,尽情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吧。
我的经验是:通过读书、讲绘本,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榜样,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比单纯说教有用的多。
希望能够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培养孩子的时候,让孩子体验到快乐,有愉悦感、有成就感,才可以乐此不疲主动学习。让孩子觉得干这事儿好玩,高兴、我行。慢慢的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养成了习惯,就好了。下面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孩2、3岁这个年龄的孩子相信童话是真的,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洗手、刷牙的童话故事,引导孩子洗手、刷牙。一定要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洗手、刷牙体验到妈妈很高兴。物质奖励也要有,反正怎么都要买玩具给孩子,可以画2棵树干,一棵洗手树、一棵刷牙树。在树冠上画空心的花和叶子,用超市海报剪一些小花,约定每洗一次手、刷一次牙,在空心的花的位置贴上一朵花,所用空心花的地方贴满就奖励一个玩具。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妈妈要想好21天买几个玩具、吃什么好吃的作为奖励。
3、4岁的孩子基本就不太相信童话里的故事是真的了。也可以用刷牙树、洗手树这个方法,但是刷牙树、洗手树的内容要换一下,可以换成点数的内容,既培养了洗手、刷牙的习惯,又把点数学习了。树干上画一个圆点,树上就贴一朵小花,树干上画两个圆点,树上面就两朵花……以此类推,看孩子能力逐渐增加圆点,不超过1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