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没有诗词获得青云计划奖励?
青云,诗词,计划为什么感觉没有诗词获得青云计划奖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歌何时重铸辉煌?
本来都要睡了,看见这个问题忍不住来插一嘴。
古诗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本身诗歌这东西受众就少,所谓曲高和寡,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而且现在是白话文的天下,对于诗歌这种不好好说话的文体更是得不到普遍的接受,所以诗歌走到现在这个境地也是可想而知。
我本身也是诗歌爱好者,不好说创作,偶尔情绪上升就乱涂几笔,古体诗,现代诗,古文,都能来两下,对于诗歌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
现在写诗的人还是很多,但是借用一位诗词大咖说的话,现在写诗词的是泥沙俱下,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表达混乱,意境晦涩,修辞直白,完全没有画面感和音乐性,这种东西太多,甚至会把一些优秀的作品都掩盖了,以至于更加难以发现优秀的作品。更有一些完全不懂诗歌的人,大谈诗歌创作,实在是令人齿冷。
还有,经过多年的写作磨炼,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古体诗词的美妙,那种欲说还休的意境,那种韵律的美感,那种历史的厚重,都能让人沉浸其中。
由于现代诗的门槛低,所以有很多人试图学着写现代诗,但是照猫画虎的结果是反而坏了诗歌的名声。而且由于现代诗不再注重辙韵,所以比起古体诗就缺少了一份节奏和韵律方面的美感,虽然现代诗也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也如数家珍,对那些感染力极强的作品也是铭记于心,但我还是投入了古体诗的怀抱,因为我觉得古体诗词更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寥寥数语,就能使人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所以,这就更加提高了诗歌的门槛,缺乏培养诗人的土壤,怎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因此诗词类作品没有获奖实在不稀奇。
我也看了几位答题者的作品,乏善可陈,现代诗里面难得精品,或许是自娱自乐的成分多些。
要是读者能看到这里,说明你真的是诗词的发烧友,希望你有时间去看看我写的关于学写诗词的文章,还有一篇关于意境与格律的,另外也有少量现代诗和更多的古体诗词,也有模仿滕王阁序写的一篇赋。
咱文化有限,肯定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但是肯定不缺少韵律,美感,音乐性,意境,格调,想象力等等诗词的构成因素,如果你能关注评论一下就更好了,我愿意咱们这些诗词爱好者们抱团取暖,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多加探讨。
而且还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来吵架,那样进步得更快!
顺便送上忆江南一首,请各位诗友品鉴。
忆江南,夜思
星光远,醉眼迷离间,荡漾微光如萤火,似有仙家夜行船,思君何日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感觉没有诗词获得青云计划奖励?
我个人认为不好评价这首诗好不好,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才有鉴赏能力。一首诗词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就是诗词比较凝练,不像诗歌一下十几行。拖沓冗长还不知道所云。
诗词讲究炼字,诗眼。“起承转合”还要求意境之美,有的诗词还有哲理性诗。
你比如说: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就是带有田园诗,山水诗无我之境的意境之美。
还有王维的诗: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像带有哲理的诗有: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古典诗词并不是说你用功就能写出来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灵性,也就是佛家说的“慧根”。乾隆一生写了三万首诗,没有一首拿得出手的诗作。反而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就靠这一首诗火了上千年。
《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朝的袁枚《随园诗话》说到:
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真正抒发心中的感想,就是所谓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和许浑的所谓“诗骨”,都是崇尚自然之意。
格也好,律也好,内容也好、形式也好,都不要出于真性情以外,否则就是矫揉造作的“浪吟”了。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性情之外本无诗\",无论诗中的道理多么高大上,但是不从内心发出,都是虚假的“空架子”。
我们平时作诗,要注意避免空喊口号、故作姿态、无事说愁、过于雕琢和修饰等问题。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格可以看作是一首诗的立意。律是声律,可以理解为格律诗的平仄、对仗、黏连等规则。格与律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杨万里说,水平差的人,喜欢谈格调,其实并不懂得诗之趣味,为什么呢?
因为空架子有固定的说辞,好比诗中总是讲一些无趣的大道理,类似于今天常常被批评的老干体。
现在青云计划字数都要求300字数以上,作为诗词创作者来说就不适合。一首律诗就五十六字,词长调也没有超过一百字数以上的,不符合青云计划的创作要求。
也希望青云计划多扶持诗词文化领域,毕竟这是我们上千年来传承的民族文化。
现在懂诗词的可以说在社会上占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会写的不懂格律,他们觉得格律受限制,也懒得研究。格律诗毕竟是正规军啊,你发表出去不伦不类的让业内人士嘲笑编辑。有的会写词也用中华新韵,词是按谱填词的,发音标准不同可不能胡乱诌一些古风句子就说是词。
现在写的意境好,诗词联俱佳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头条号作为国内第一大媒体更应该为诗词古典文学提供好的环境。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诗学美也是一种美。
上一篇:发现自媒体重复内容太多,原创内容少且质量差,大家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