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对此有何看法?
富贵,贫贱,苏轼苏轼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对此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苏东坡的意思,换成现当代的讲法,就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
――苟且于富贵,或许可以获得物质上的丰收和享受。但对于人生而言,物质富足而精神贫乏,其实是片面的幸福,绝非圆满的幸福人生。假如人生就是走完一条路,物质和精神是赶路人的两条腿,或是赶路车的两边轮子,而只有一条好腿的人、一边好轮子的车,怎么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之旅呢?
――徒贫贱而束手无策,似乎可以安居于淡泊,致远于宁静。其实不然。陶渊明怡然自得于山水田野,是建立在自耕自足而非食不果腹的经济基础上的;苏东坡尽管颠簸流离,但大胡子始终是级别不低的国家公务员,薪资应付日常支出并不困难,所以,才有资本去豁达潇洒,舞笔弄墨。……
――所以,苟富贵,徒贫贱,都不是人生境界发展进步,不断提升的正确选择。富贵易淫,贫贱易沉。
――譬如飞机。苟富贵,则如货物严重超载,飞机飞不起来,只好停在地面上;而徒贫贱呢,开始由于没有太多货物所累,甚至燃油都没加满(没钱),无欲则飘,一下子就串得老高;可是,不会飘得太久的:燃料不足,就要么迫降,要么坠毁了……
――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是人类社会文明科学发展不可偏颇的两大基础。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呢?君子爱财和君子安贫,其实并非绝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取之有度的对立统一。……
――向 读 者 致 敬,一 阙 如 梦 令 !
如梦令·《双文明》
贫 贱 生 存 灾 难,
富 贵 精 神 涣 散!
有 计 划 人 生 ,
得 失 之 间 盘 算…
咋 办,咋 办?
两 个 文 明 齐 看…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意是人不可以偷偷地富贵,也不可以白白受穷。凡事都应该明白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不可倚物而喜,亦不可倚惰为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书信《上梅直讲书》。它的意思是“人不可以苟且地贪图富贵,也不可以白白地贫贱下去”。
“人不可以苟富贵”。注意这里的“苟”字,它是苟且的意思。苟且的贪图富贵,那么这种富贵并非是用正大光明的方式得到的。举个例子: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共有150万人当了汉奸。150万,触目惊心的数字,在无数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时刻,这些人为了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享乐而丧失了最基本的良知和道义,从而阻碍了抗日斗争的发展,只能留下千古骂名。
“亦不可以徒贫贱”。如果人们安于贫贱,不思进取,那么历史的车轮只能停滞不前。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少安、少平两兄弟,如果安于贫贱,那么会永远住着破旧的土窑洞里缺吃少穿。而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这两兄弟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都同样努力的奋斗着,从而都获得了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正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句话几乎可以作为每个人的人生指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富人,主要是在人口稠密的聚集地方施行贸易交换或者买贱卖贵施行交易所得剩余价值。逐渐积磊而成一方有钱人。他的特点是讲究集中聚集聚会,穷山恶水是不会养活这些商人而成富人的。不苟合是不会达到这种富人的目的。所谓穷人,就简单的多。在繁华集市,商牟码头,没有穷人的天下和市场,只有打工卖力以此养家糊口,他们的天下或市场只是野外田园,付出的是劳动力,智力发挥的极少。看天吃饭,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四方。所以穷人的生活方式是根天气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迁移,达到生存的目的。也就是说:富人的生活方式是讲究集中聚会場所,穷人的生活方式是由于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好年景安逸些,坏年景大多远走他乡自谋生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句大体的意思是,要通过正当的途经追求富贵,不能不折手段,不能耽于安乐;但也不能自甘贫贱,白白浪费时光。苟,这里应该作随便、草率的意思来理解。这两句出自苏轼科举及第后写的《上梅直讲书》,是写给考官梅尧臣的。
《上梅直讲书》背景
公元1057年(仁宗嘉祐二年)苏轼在开封应试,当时的主考官为欧阳修,参评官是欧阳修推荐的梅尧臣。他们对苏轼颇为赞赏,录取他为第二名,苏轼及第后写了这封信给梅尧臣以示感谢。
上一篇:以前父母骂我我还好,现在他爆粗口,让我去死说我脑子有病,我就会想哭和大喘气,心理疾病还是承受力太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