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咸丰,辛酉,大臣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恭亲王是道光皇帝(1820 年-1850 年)的第六子,故咸丰皇帝(1851 年-1861 年)的弟弟,为人精明机敏,但文化素质不足,被称为“鬼子六”。
1861 年政变之后,他遽升为政府首脑,得到两位皇太后的信任,和外国外交使节的支持。他的权力和地位尽管不如王朝初年多尔衮那般居高临下和显赫,但在朝廷内也是罕有其匹。作为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他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每天有几百名官员和拜访者在官邸外排队等候他的决定和恩宠,不少人要通过贿赂才能 接近他。他对其成功洋洋自得,沉湎于权力的享受中,傲慢有余而谨慎不足,就连慈禧太后在会见中都觉得他盛气凌人。朋友劝 告他要谨慎、自控和节制,但他毫不在意。
迫在眉睫的灾难气氛笼罩着他,1865 年,一位翰林编修上疏弹劾他,其时慈禧太后觉得完全有能力管理国家政务,于是决定惩罚他。她把大学士周祖培和吏部、户部、刑部的高官召集到王宫中,要给恭亲王订定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窃取权力、组党结派和专横跋扈等罪名。然 而,这些官员不敢卷入在他们看来主要是皇叔嫂之间的家庭纠纷 之中,便请求两位皇太后自行决断。
慈禧对他们的胆怯行为恼怒异常,亲自起草了一道懿旨,以错别字连篇而著称,解除了恭亲王的所有职位。由于突然失去强力领导,政府的正常运作受到严重损害。惇亲王和醇亲王以及其它高官代恭亲王向两位皇太 后求情,强调在公众面前保持『家和』的重要性。
慈禧认识到惩 罚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并且她还需要恭亲王与外国人打交道,于 是恢复了他总理衙门大臣的职务。这样,慈禧向恭亲王颈示了宽容心怀,保存了那些求情人的『面子』,也展示了绝对的权力。 当恭亲王忏悔地来到宫廷感谢她恢复其部分职位之恩典时,她又故做宽大姿态,重新任命他为军机大臣。
然而,『议政王』的头衔还是没有授予给他。受到这个教训之后,这位垂头丧气的王爷 对政务失去了热情,在行动上变得缩手缩脚了。
1869 年,恭亲王遭受了第二次打击。这件事关系到自 1861 年政变前起就一直是慈禧的亲信太监安德海。安德海曾在第一次惩戒恭亲王后插手不授予其议政王的决定,这是众所周知的。更令恭亲王恼火的是,越来越多见风使舵的官僚摩肩接踵地来到安家谄媚讨好。1869 年,复仇的机会来临了。
这位太监离开北京为 慈禧办理采购任务,这是与朝廷的规矩相悖的。 朝廷规定, 太监不能离开京城,否则就要杀头。在途经山东时,被巡抚丁宝桢逮捕,丁向朝廷征求指示。另一位皇太后慈安在与恭亲王掌管的军机处协商后,命令立即将其处死。慈禧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慈 禧谴责恭亲王背后操纵此事,这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受 此挫折,恭亲王就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来了。当他的得力助手文祥于 1876 年去世时,政府也就失去了重要的领导。
慈安太后在 1881 年去世,据说她是被慈禧毒死的。恭亲王失去了一位支持者,他在政府中的位置更加岌岌可危。1884 年中法战争期间,保守派官僚谴责他优柔寡断,另外的四位军机大臣被慈禧不问青红皂白地撤职。
经过这第三次打击,恭亲王对政务 完全失去了兴趣,逐渐淡出政坛。礼亲王成为名义上的领班军机大臣,而慈禧太后的妹夫醇亲王则在 1885 年成为海军衙门的大臣。两人均庸碌无能,自此以后,由于缺乏有力的领导和有效的 指导,政府每况愈下了。
2.进一步控制皇位
1872 年同治皇帝成年,他挑慈安太后推荐 的一位年轻女子做皇后,而没有挑母亲慈禧替他选择的那位。慈禧用尽各种手段,阻挠皇帝去见皇后,相反鼓励他经常到她选中那位妃嫔处去。皇帝对其干涉很恼火,他报之以对皇后和妃嫔一概抵制,而且经常到宫外风月场去寻找慰藉。
1873 年 2 月,他开始亲政,由于讨厌母后干政,他突发奇想要重建圆明园,原来的已经于 1860 年被额尔金勋爵烧毁,作为慈禧归政之后的居 住地。但是,1874 年 9 月,由于涉及一位投机的广州商人和一位法国木材商的丑闻事件,建设工程被迫停止。
不久之后,年轻的 皇帝就疾病缠身,于 1875 年 1 月 12 日驾崩,时年 19 岁。在患病期间,慈禧太后非但没有帮助他康复,反而极尽其能地促其速亡。同治皇帝无嗣而亡,尽管此时皇后已怀孕。王位继承问题变得十分微妙,充满密谋。慈禧立即看到了重新摄政的机会,早在 同治帝驾崩之前,她就开始谋划了。
他鼓动廷臣请求两位皇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她认识到,挑选一位成年亲王继承王位就排除了 摄政的必要性;而如果选择一位大行皇帝下一代的年幼亲王,就会使她成为『太皇太后』,即与权力的合法来源皇帝隔 两代。这两种方案都应该避免。
为了保持她的摄政地位,新君必 须是大行皇帝同一辈中的年幼者, 这样她与皇帝也就只隔一代 了。基于这些考虑,她抛弃了大行皇帝的临终选择, 对恭亲王关于王位继承应拖延到皇后生下小孩的建议也置之不理。1875 年1 月 12 日,在 27 位亲王参加的会议上,慈禧主动宣布了她的选择:外甥载湉。此人是她妹妹和醇亲王(奕让)的儿子,年仅 4 岁, 和大行皇帝同辈。皇位在同一代人之间传承,违背王朝的继承法, 然而没有人敢挑战她。只有一位莽撞的汉族吏部主事吴可读自缢以示抗议一这种行动被称为『尸谏』。
讽刺的是,新皇帝的年号命名为『光绪』,即『光荣延续』 之意。1875 年 1 月 15 日,两位皇太后『恩准』各位亲王和高官 的『谏请』,同意皇帝未成年时仍共同摄政。同时还发布了一道 懿旨,大意是皇太后将在皇帝成年时归还政权,而新皇帝以后生的儿子也应过继为大行皇帝的儿子。通过这种伎俩,慈禧保证自己再度摄政,又一次垂帘听政,执掌权柄。但是,她控制不了的 一件事情是:孩童皇帝会长大。
从1861年至1908年,慈禧太后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权倾一时。她争强好胜,行事果断,也不乏天生智慧,但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见识有限,对近代世界的本质一无所知。从根本上讲,她是个狭隘、自私的女人,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却不理会对王朝和国家的影响。她必须对未能振兴王朝、创新国家负很大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酉政变算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为啥这么说呢?
你想啊,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奕訢)伙同两个20多岁的小寡妇(慈安、慈禧)打败了八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头子,几乎没有发生流血,没有造成任何动荡,而且开启晚清的新时代,这是史学家公认的奇迹。
上一篇:深圳的冬天盖桑蚕丝被会冷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