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两宋皇帝都非常擅长书法绘画?
书法,皇帝,宋朝为什么两宋皇帝都非常擅长书法绘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朝时期非常注重文人,文化事业也非常繁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科举制的创立与宋室皇族对教育的重视和推崇使得读书蔚然成风;
1.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建立以及后来唐宋的不断发展完善,科举制为寻常人通过读书科举入仕开辟了一条通道;同时科举制里面的科目和类别多,直接和间接带动了不管是民间还是皇族的求学读书之风,读书风气很盛,今天的唐诗、宋词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和产物。
2.宋朝赵氏皇族的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对于教育的重视;
宋朝皇帝之所以擅长书法绘画,一方面和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宋朝赵氏皇族的本身的重视教育有关,宋朝不但有专门人教授皇室读书,而且还有画院。
二、宋太宗开卷有益和宋真宗御作《劝学诗》;
1、宋太宗与“开卷有益”的典故:
“开卷有益”说的是打开书本、读书总有好处。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人编写《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曾有人劝太宗说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他少看些。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2、宋真宗赵恒更是御作《劝学诗》鼓励天下人读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朝本就重文轻武,它的文化几乎已经繁荣到了一个极点。这个时期各种诗人,画家,书法家大量涌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皇帝自然也会受到文化熏陶。不过可惜的是,两宋的很多皇帝尽管多才多艺,但他们并不擅长治理国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宋是中国古代文化名朝,皇帝会绘画书法没什么奇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传统从唐朝就已经开始了,唐宋时期是书画发展最鼎盛的两个朝代,这和当时的统治者爱好书画有关,全国竞相效仿,唐太宗时期,大兴科举,提拔人才,书画和文彩开始大力发展,传说天下第一行书就是被唐太宗要求陪葬了,今天咱们见到的都是拓本,并非真迹,唐朝也出了不少大书法家,最有名的天下第二行书作者颜真卿就是唐朝末年安史之乱时期的,还有初唐四杰等等!
到了宋朝,书法发展达到一个顶峰之后,绘画开始蓬勃发展,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几大诗人就是书画文彩样样精通,苏轼,欧阳修,米芾等等,皇帝之中也出现很多的书画家,如宋高宗瘦金体书法,备受后人推崇,他的工笔花鸟画造诣也是相当的高,包括唐朝至宋朝期间过渡期的一些小国皇帝也是鼎鼎有名,南唐后主李煜也是词书画三绝,只是词更有名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朝时期,很多皇帝都十分擅长书法和绘画,主要有宋徽宗、宋真宗、宋仁宗、宋高宗。
其中宋徽宗的书法和绘画可谓是登峰造极。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天才,他的书法独创一格,被称为瘦金体,绘画方面也是非常厉害,为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宋徽宗以外,宋朝的其他皇帝也擅长书法绘画,那么为什么宋朝的皇帝的书法绘画水平都非常之高呢?
1.政策决定了宋朝文化繁荣
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众多武将请来喝酒,用喝酒的方式轻松的把众将的兵权给夺了。紧接着宋太宗赵光义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因为重文轻武的政策整个科举进士人数非常之多。大批文人士大夫进入官场,文人进入官场,社会的政治形态于是就决定了上层的精神艺术的发展。
上一篇:圆肩,鸡胸,肋骨外翻,如何改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