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范仲淹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
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范仲淹于是上书给当朝宰相陈明灾情 ,以解民于恶水之中。第四,黄佑二年(1050),两浙发生大的饥荒,流民无数,百姓食宿无依。皇上诏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 。”从中可以看出,灾荒是非常之严重的。当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州,他心忧如焚,不顾自己年老体衰,迅速投入救灾工作。
(三)忧民之负担
自古以来,人民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博学多才的范仲淹也说:“一切之物,皆出于民。”但是往往人民的辛劳与其所得不成比例,对于封建社会中的百姓更是如此。百姓不仅要从事正常的生产工作,还要应付统治阶级明目繁多的税役负担,因此,民众不胜重负,苦不堪言。范公看在眼里,忧在心上。在以下这几个事例中,范公为民不胜重负而忧的拳拳之心跃然于纸上。
第一,仁宗天圣八年(1030),皇上采纳户部、盐铁、度支三司的建议而诏令修建太一宫、洪福院。这项工程耗费巨大,单只木材就需要九万四千根之多。范仲淹知晓后,立即上书皇上,反对此举,他说:“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他还 说:“土木之兴,久为大蠹。……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辍军国急难之备?……此耗国之大也,可不戒哉?……故土木之妖,宜其悉罢。”可见,范仲淹从减轻民众的负担得角度出发,极力反对朝廷大兴土木而置民力、民利于不顾。
第二,按照宋朝当时的旧制要求青州百姓的田赋按规定要交纳到今天的聊城,然而青州和聊城两地相隔千里之遥,道路艰险难行,途中时常有人因体力不支甚或病死在路上也是很常见的。范公知此事后,心情沉重,体察民众之苦,爱惜民力之衰,便奏请皇上罢免青州百姓支移之苦,造福当地百姓,其忧天下民众疾苦之心昭然于世。
第三,并郡县,减徭役。宋时“天下郡县致密,吏役至繁,夺其农时,遗彼地利,是以边廪或窘,民财未丰。”政府设立郡县过多而导致官僚机构繁多,官吏繁多,而百姓的差役也不胜繁重,以致延误农时,损民伤财。针对于此,范仲淹奏请朝廷把相邻的规模较小的郡县进行合并,以减轻百姓的税役负担。
第四,反对滥建寺院,限制出家人数。佛教在北宋是很盛行的,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民众,对佛教都很推崇。于是,寺院的建造,出家的人数便多了起来,人民的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很多, “天下寺观,每建殿塔,蠹民之费动逾数万。”
(四)忧民之教育
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人的个人修养、社会礼仪、学识智慧等等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而得来的。因此,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朝代,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百姓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朝代的载体,民族是否进步,社会是否安定,朝代是否兴旺,都取决于其民众的受教育水平。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文化洗礼的范仲淹对教育于人民和社会的重要性是深有体会的。他曾在自己二十七岁及第后,写了一首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百花春满路,二月雨随车。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 书 。”
这首诗是范仲淹对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终于金榜题名的感慨,但也反映了教育、读书之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时代,上层社会官风腐败,下层社会世风日下、道德危机凸显。对于此,范仲淹痛心地说 :“此道日以疏,善恶何茫然。……学者忽其本,仕者浮于职。……天下无所劝,赏罚几乎息。 ”字里行间,流露出范仲淹对世风日下、民之教育缺乏而至“六经无光辉,反如日月蚀”的忧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一名言不但超越了他之前的所有官员而且也让所有的后来者几无企及,已经达到“前无古人,鲜有后来人”的高度,是共产主义思想。一句话,太高大上了,是典型的理想主义,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牺牲的烈士,没有多少人活着能做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就有的家国情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先生这句名言八百多年来一直得到士大夫们的高度肯定,也赢得统治者的大为宏扬,儒家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强的功利性,读书的根本都为了做官,有权然后实现人生抱负。但《岳阳楼记》全篇的精华和范公的重点却是另一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经历成功、失败;顺风、逆流;权力得而复失,却终于明白坦荡,敞亮,不被环境所影响的念知,才能是自己所能做到和坚守地,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历朝历代同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