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以德报怨”是否是正宗的儒家文化?怎么评价?
以德报怨,儒家,以直报怨“以德报怨”是否是正宗的儒家文化?怎么评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或”,是“有的人”的意思,这个人对老子“以德报怨”的说法有了疑惑,所以来问孔子,“这么做可以么?”
孔子是一个大儒,但也是一个很有刚性的人,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是“以德报怨”的话,那你用什么方式来“报德”呢?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行啊。
“直”,在这里是公正无私的意思。就如同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就一定要找到警察叔叔,让他用法律法规来解决这件事情,给与对方相应的惩罚。
当然,打一巴掌的伤害,固然是提升不到讲法律的层面的,但要是更大的伤害呢?那对方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没有宽恕,没有原谅。
这里还涉及到了“以怨报怨”的情况,就相当于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也还给对方一巴掌,这种做法听起来倒是比较解恨,但也太原始了一些,有点儿像远古时期的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意思了,毕竟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法治社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以德报怨”就是不计较别人的过失,不记仇,懂得宽容,做到这个并不难,只要静下心来,把矛盾想透了,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计较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张冠李戴,问错了。
“以德报怨”,不是儒家,而是道家的,见于《道德经.六十三章》:“报怨以德”。
儒家《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道德经》说的“报怨以德”,《论语》只不过颠倒一下顺序,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回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对于怨,不是报德,而是直来直往,以怨报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利囯利家,各献高论择优而取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德报怨正确不正确关键在怎么理解?
关键在于德的理解!孔圣说过以直报怨!
六祖慧能大师说直心是道场!
这个直怎么理解?我原来以为是直性子!
但有一位老人家告诉我!直是大智慧!
比如有人怨我!在我没有明白对方的心里变化时我也会生气!
但老人家告诉我!对方心中有苦就会口出怨气!我心中有苦自然也会有怨气怨言!
怎么办?看到对方苦我就不能再雪上加霜!
我心中有苦是我有所求的心在做怪!我化解不了自己的苦它就会永远奴役我!我自然也不能为对方除苦!
所以毛爷爷说狠斗私字一闪念!怨心由私心而生!私心除则天下安!
所以直心是慈悲心!有慈悲心就不会有怨气!有慈悲心就会通过自我批评让对方消气!所以以德报怨是君子行为!这个君子就是雷锋式的人!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胞们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
最早出自《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此圣人老子和孔子对“以德报怨”的原文的出处。
以国事而论,中国对美国,可以说是“以德报怨”了。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利益面前,以德报怨,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得不偿失。对待欺负弱者的黑恶势力,一再以德报怨,只会增加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当然,在面对确定有改过自身的转变者,我们可以静观其变。如果真是知过能改,则善莫大焉。
比如盗墓贼,把他们的技术贡献给国家考古发掘,并整理成书,共国家研究历史,则是国家之幸。《三国演义》里,曹操惟才是举,不分亲疏与贵贱,让寒族、士族和本家亲戚各展所长,最先崛起。孙权帐下,也有江匪和山寇(如甘宁),不也是把辖区内的武装份子收为为国效力吗?
上一篇:海子的诗真的好吗?你觉得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