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六年级的孩子应该怎么迎接初中的到来?
初中,孩子,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应该怎么迎接初中的到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六年级的孩子应该怎么迎接初中的到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六年级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下滑严重,也有很多小学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稳步上升,甚至名列前茅。究其原因是孩子没有及时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和课程的变化。
孩子通过六年的学习后,由一个小学生马上要转变为一名初中生了,此阶段是重要的转型期,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这转折期。
小学阶段没有升学压力,初中因为要参加中考,学习都是围绕中考这个指挥棒来进行,所以,要求孩子的学习效果尽快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小学阶段就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许多农村学校以语文和数学两门为主),学习任务不算重,重点在于打基础,以课本知识为主。到了初中,科目增多,而且所有科目都要考试,知识的难度也增大了。所以初中的学习更需要孩子的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到初中也就比较省心了。
孩子需从以下方面来适应初中的学习。
1、学会预习和复习。
初中科目增多,学业压力大,为了能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就必须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2、注重学习方法。
机械性的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效果,自己也学得累。不要一味模仿,要重理解,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不懂就问,善于钻研的精神。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做好这四个方面:
1、引导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3、学会和孩子沟通,初中正是孩子叛逆的年龄,要多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少用或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4、尊重和信任孩子。
小学升初中的转变对孩子非常重要,希望家长认真引导,助力孩子成功过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的时候,这节课教你和面, 作业是和面;那节课教你擀皮,作业就是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
升入初中,就不是这样了。这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煎饼。你要学会举一反三,找到相同和不同的规律,初中要靠思维学习了。
这一比喻确实很形象地道出了小学与初中的差异,但作为初一的新学和家长,切莫被这句话“吓到”了,从而产生对初一的“恐慌症”。今天咱们就以这个话题为切入点,来说说六年级升初中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学校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习科目增多,内容加深;老师的授课方式发生变化,小学重在讲授,而中学则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孩子的上课时间加长,课外时间更加有限。还有,就是考试增多,日测、周考、月考成为常态,自测无时不在。同时,考试得满分越来越不易。
除了小学开设的基础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以外,初中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初二、初三还增加了物理、化学;课程内容趋向专业化和系统化,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更加密切。
小学老师讲课形象生动、活泼,他们比较重视使用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创设情境、学娱结合,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
升入初中后,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老师往往注重引导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的课程中规律性的知识越来越多,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初中老师上课的时候更注重讲清概念,课堂上分析演示较多,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形式多样。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学,开动脑筋听。教师在课堂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学习时间变长了,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上是"4+1",即在学校4个小时学习,家里1个小时。初中以后,学习时间就要变成“7+2”,这就要培养孩子的耐性。
考试增多、成为常态。随着科目的增多,考试自然也是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为了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校一般都安排有堂测,同时为了检查孩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周考、月考,并会根据成绩对优秀学生、进步学生进行表彰,对成绩落后者进行补弱。
得满分越来越不易。小学学生容易得高分甚至满分,初中后则不容易。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加上初中学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
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减少;相反,有些小学时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冒尖者。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
其次,是个人方面。一是心理方面的变化,二是学业上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
心里变化:相比小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但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还会出现叛逆。
这个时期的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电脑游戏、武侠小说、通俗言情小说,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读物都将会成为学习的极大威胁,成为影响学习的因素,有些学生自制能力比较脆弱,还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其次,这个时期的他们开始叛逆,不愿让大人管,不愿听父母的唠叨和教导,更不愿意和父母坐下来主动沟通、交心。
学业要求方面: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以“他律”为主,在生活、学习上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是到了中学,就要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1.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有别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是系统的,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并能及时做好课后复习和整理笔记,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其次,初中的每一节课都至关重要,45分钟内涵盖的知识点巨多,再加上初中老师讲得快,如果做不好预习,会直接影响一堂课的听课效率。同时由于知识连贯性强,一节课质量不高,将会严重影响到下一节课。
上一篇:为什么有人说认识的人越少越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