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种叫江湖体书法?有没有快速练就的方法?
书法,江湖,自己的哪种叫江湖体书法?有没有快速练就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很高兴回答问题。恕我直言,想很快练就一手“江湖”书法出去唬人这种动机不纯。没有真正领会书法研修的真谛所在。自古以来没有什么江湖体,只知道有欧体柳体的,江湖体只是近年来网络上的一个新名词。说穿了就是我行我李别出心裁不循规蹈矩的一种写法。练习书法的目的,主要是传承祖国文化,陶冶情操。好的书法作品彰显中华历史文化底缊,给人以美的享受。若说有没有快速的办法,我说有,那就是三岁小孩的随笔涂鸦也成。一个从不学习古人法体从不临帖的人写出来的字没有任何欣赏价值的。那不叫书法,只能叫字,甚至连字都叫不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哪种叫江湖书体书法,有没有快速练就的方法?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啊!
1、首先回答哪种叫江湖书体书法?我个人认为就是脱离了正统的碑帖,练习的书法,也就是说看不见碑帖味道的,那种所谓的书法,一般来讲就是江湖书法,也就是说,按照自己的那种感觉在写的,没有传统气息,缺乏传统功底的那种书法,这个就这样做,江湖体书法。
2、要说明的是江湖题说法并不一定是写得很差,可能看上去还挺漂亮,只是缺乏那种骨子里的那种传统的气质,这个只能去感受的,比如说笔画的那种抑扬顿挫,或者说写法等等,在江湖体书法里面看不出那些笔画的变化,完全是偏向于纯线条,或者说故弄玄虚。
3、那怎样快速练就这种江湖书法呢?我觉得就是从两个方面来着,第一个方面就是多看那些江湖的书法的,所谓的书法家,他们写字,他们是怎样一气呵成的?他们的写字的那种啊,感觉去找一找,然后再读一读他们写的那个江湖体书法,读一读他们的这种字的那种大概的章法以及笔画笔顺之类的,还有所谓的非常夸张的变化等等,自己练习练习,估计也是可以写出不错的江湖体书法了。
以上,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湖书法指的是凭空根据自己的想象或是照着字帖瞎写一通,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肆意挥笔的写字。其实江湖体算不上书法。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进步快。首先要明白这么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引用到书法上,意思是说学习书法要向高水平的经典学习,取法古人先贤的经典作品。
首先,学习书法关键在于多练,而多练在于多临帖。但如果学习不当,会流于形式而不见实效。根据自身的多年来实践,我认为练好书法应学会观察。人们常说,“字一半是看会的”,这话颇有道理。
其次,如果纯粹是从写好字的角度,可以先练隶书,再练行书。如果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话,就要从楷书学起。隶书虽然法度较随意,初学也较容易入门,但要学好它是必须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在临习碑帖时,除了临习好它的形态和神态之外,在用笔的技巧上还要狠下功夫,要做到中锋行笔且富于节奏,提按使转纯熟自如,线条质量凝重浑厚,内涵变化丰富。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重要要素,也就是基本功。学书者一旦掌握好以后由写隶转入写楷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出的楷书神采更佳,更具有丰腴朴茂、古雅高远的神韵。
再次,尽量多临帖少摹帖。在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深入地去分析理解每个字体的各个基本笔画的来龙去脉,以及基本笔画中提、按、顿、收笔和逆、折、回、转等书写要领,这样实质上阻碍了对书法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挥,很难真正提高书法水平。临写则能较好地弥补摹写的不足,就我的实践来看,临比摹进步快得多。
第四,参加书法展览、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书热情。在练好软笔(毛笔)字的基础上,提高硬笔(钢笔)字的书写能力,逐步提高书法创作鉴赏水平,只要努力,一定会提高书写水平。
第五,先想后写,有利于思维的集中,养成要动笔先动脑的好习惯。边写边想,对于个别人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在动笔前先对着字思考一会儿,有助于从整体上对字获得感知。譬如,一个字的结构、大小怎么样,这个字的运笔是怎样的,在哪儿该顿笔,在哪儿该提笔等。这一切,在想的过程中会了然于胸,所以到书写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特别是有的人在“思”的时候,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桌面上画,可见,先想后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最后,正确处理临帖学习书法,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经过长期临帖,基本掌握了所学范字的笔法及构造原理,能临写出范字的概貌,这仅是为了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不意味着一下就能创作出好作品。即使能对某帖临写得惟妙惟肖,也不算真正的创作。因为临帖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是一个写字的过程,而书法创作必须运用艺术思维进行深入的创造性的劳动。故从临帖到创作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临”与“创”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善于把握者就能顺利驶向创作的彼岸;反之,只能停留在写字阶段,甚至对书法创作产生畏难消极情绪而致学书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實大凡了解點漢字發展歷史漢書法演變過程,對於一些江湖野路塗鴉筆墨會嗤之以鼻。目前發現最早的殷商甲骨文開始,除象形文字外,有些己出現“六書”造字雛形,隨後的金文、小篆、漢隸、行、楷、草書等,都是隨著朝代更迭與需求而演變的。中國傳統書法伴隨漢字演變,到魏晉己達到極高的境界,唐宋元也得到空前的發展,明清雖不如前朝,但也出現不少名家。這些名人留下很多碑帖,如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帖》,漢隸《乙瑛碑》、《張遷碑》、《曹全碑》,以及,顏柳歐趙,蘇黃米蔡等等,他們的碑帖,光彩奪目,藝術價值登峰造極,只有好好臨這些作品才是正道,凡背離者,統稱為江湖書法,不可學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