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茶叶浑浊是不是有滑石粉?
茶叶,茶汤,滑石粉茶叶浑浊是不是有滑石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糖炒茶的第一泡甜味很明显,接下来再泡一泡就非常的淡,香味极具消散。
三、滑石粉
有些茶叶叶底发黑,喝的时候看的好难受,那怎么办呢?不急,有办法,加点滑石粉就搞定了!加了滑石粉的茶叶,叶底更加好看,口感也不错,重量也上去了。那滑石粉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用盐酸处理过的粉末,而且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为致癌物。惊不惊喜?如何鉴别这种茶呢?其实很好鉴别,加过滑石粉的茶,茶汤可不是明亮透彻,而是非常的浑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年前确实曝光过茶叶加滑石粉事件,但是作为一个老茶客可以负责任的说近几年几乎是没有这种事情了,首先加入滑石粉的茶叶冲泡过程中会特别浑浊,稍微有点茶龄的朋友应该都能分辨出来,目前听说加入滑石粉的茶叶大部分用来做饮料之类的茶饮品。其实很多不良商家在茶叶里面做的手脚太多了,防不胜防,不单单是滑石粉,各种添加剂,各种香料,各种农药化肥充斥着整个茶叶市场,建议朋友们不要贪图便宜去购买特别低廉价格的茶叶,势必有猫腻在里面,其次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冲泡茶汤浑浊的原因。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喝茶,我们泡茶的时候会遇到一种现象,就是刚冲水时就见杯中的茶水浑浊不清亮并伴有很多的泡沫产生,大多数人认为这种茶叶不卫生或制作劣次,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首先要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那么导致茶汤浑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三大基本原因:工艺不良,冲泡不当,存贮不当。
本质成因:绒毛毫毛悬浮,多酚类物质氧化导致络合物析出,外来污染物。
其他成因:茶树品种,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受潮返青,染色加料。
冲泡不当:注水过猛,扬起毫毛;水温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可溶物过多,更易冷后混浊;用水不洁净,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来水等。
茶叶上茶毫太多导致茶汤浑浊不清,这种往往是一冲泡就会浑浊。这种情况如果不考虑欣赏茶的话,茶毫多意味着茶叶嫩度高,品质好,是好事;什么是茶毫?亦称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老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茶都有,特别是绿茶红茶,比如碧螺春,信阳毛尖,金牛早茶,手工毛尖等。
“冷后浑”的不可避免:红茶为例,氧化后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随水温降低而析出。以绿茶为例,浑浊活性蛋白是优质绿茶中必然含有的一种蛋白,溶解度较低,易随水温降低而析出。
存贮不当:细碎茶末,漂浮颗粒污染(洗茶之后应当可以适度减少);受潮返青,并发症为变涩(复火后可以改善),发霉变质。
工艺不良:制作环境不净,农村小作坊,条件有限;杀青温度过高,沾染焦物;揉捻过度,茶叶表皮破坏严重,导致碎末漂浮;走水不透,茶叶中水分含量较高,部分活性蛋白不淡定,并发症为涩度较高;火工不足,吃火不够,时间过短,并发症为茶汤明度下降,不亮,发暗;火工过头,过高,过急,并发症为焦味,茶汤发黑,不透明;;发酵不当,多酚类物质氧化过度或与茶碱产生不必要的络合反应,并发症为品种香气不明显,茶味易酸涩。
茶树品种:有些茶树的品种就是比较容易混浊,比如福鼎大白,具体原因当时某种活性蛋白的含量较高。
总结:冷后浑不可避免,但是再加温就会恢复透亮清澈,且可以通过改善茶树品种进一步控制。茶汤内的漂浮物多数还是绒毛和外界污染物;茶汤的透明度,亮度更能进一步的体现茶品的好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滑石粉吧。茶叶泡出来有混浊的现象,可能茶叶上的绒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有,有滑石粉那就坏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叶浑浊不一定是有滑石粉,可能会和茶叶的品质冲泡方式和水质有关。
但是含有滑石粉的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会异常浑浊,滑石是硅酸盐类矿物,其用盐酸处理过的粉末就是滑石粉,为致癌物。有不良商家用滑石粉遮掩劣质茶叶发黑的叶底,让其更好看,口感更鲜爽。这种造假方法比较低端,一般存在于粗制滥造的小作坊。所以买茶叶要选择正规渠道有品质的。
上一篇:《红楼梦》中几次丧礼写得有繁有简,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