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知音》杂志还有多少人想看和在看?
知音,杂志,武汉《知音》杂志还有多少人想看和在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少年漫像大型网游,少女漫像奇迹暖暖,重要的是打起来爽,重要的是pose炫酷衣服华丽看起来美,总之感觉整本杂志越来越华而不实了。就这么弃了。
以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有个别作品的剧情很不走心(包括我上面提到的),剧情明里暗里总能感觉到在打一些日漫的擦边球,比如宫崎骏的作品,擦边球打不下去了就自己即兴编,再不行就拿大幅图堆砌,总之能说的圆故事就行。
最明目张胆的是一部叫《漫画什么的》(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吧)的新作品,大概是讲一个只会写故事的高中生和一位只会画画的高中生,两位高中生都怀抱着成为漫画家的梦想于是决定合作,期间那位只会画画的高中生以漫画为手段追着他的女神……当时看觉得没什么,直到很多年后饭了佐藤健看了《食梦者》,知道它的原型漫画《爆漫王》,从人设到剧情基本上一模一样……这么出名的作品居然可以被明目张胆的复刻并连载,难以想象当时的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画、编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审核的。
还有一次路过报刊亭,看到新出的知音漫客同学录周边,封面人物的脸是偷星九月天几位主角的脸没错,但从脖子以下到背景构图都是完全复刻了黑子的篮球的剧照,当时感觉非常恶心,当时的想法就是吃相真难看,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了。完全不后悔弃掉这个杂志。
当然,弃掉知音漫客的时候还是有几部作品在心中是有牵挂的。比如还是挺想知道九月最后和谁在一起了,小镖有没有逆袭成功,《御狐之绊》和《九九八十一》非常喜欢(看了几个回答才知道,《御狐之绊》被腰斩掉了,真的非常不能理解),好奇《极度分裂》和《镇魂歌》的剧情走向,班长大人最后和谁在一起了。其实有些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下意识的不想搜结局,怕像看到偷星九月天的结局一样被恶心到。
至少想让回忆停留在比较美好的时候。现在想想,当年的故事还能让我念念不忘,龙族的小说质量也没有逐本下降,周边的制作也算有满满诚意,虽然简陋,但至少还是有一些亲手捧出的分量。还是感觉得到作者有在倾注一些东西,在拿到杂志的时候还是能忍不住欣喜。小时候真的很容易就满足又快乐啊,现在的我,远远没有当年的我那么好满足了,至少花五块钱已经买不到能让我有那种心情的东西了。
喜欢的故事烂尾真的是让人特别难过的事情,喜欢的东西慢慢变质很令人无奈和可惜,开头和中场都挺美好,结尾却像出了某种事故般凌乱又崩坏,总觉得当年的喜欢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收场,没能给当年那么傻乎乎的喜欢的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音》是陪伴我走过整个高中和大学的一份杂志,记得那时候休息时间睡觉前总会看一会,假期里回家回校的列车上也是它陪伴我走过。
那时候路边每隔不远会有个报刊亭,人们习惯上下班路过就买份报纸或者杂志,现在人人手机在手,想看什么百度一搜,便捷的同时还节省了空间,但是我还是怀念那时眼看文字的感觉,纸张味道的感觉。
现在这些杂志不太好买了,也许是看的人也少了,报刊亭也不存在了,不知道书店会不会有了,不过能看到的话我还是会买上一本来看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较于知音传媒集团,外界更熟悉也更关心的是《知音》这本杂志。创刊于1985年的《知音》杂志,曾多年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尽管饱受低俗、煽情和编造等争议,但市场前景可观,最高月发行量一度突破百万份,风行数十年。
连凤姐都说: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
巅峰期的《知音》,不仅发行量巨大,广告客户也要先打全款排队,往往数月后才有版面,每年的净利润过亿。同时,《知音》也曾以高稿费著称。一位前知音编辑透露,十年前杂志上的稿件稿费过千是很正常的。
对于传媒而言,没有内容,就没有影响力。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对《知音》更深的印象是,“那本曾风靡一时的杂志”。如今,知音体已经是上个网络时代的用语,目标用户的注意力被新物种分散殆尽,就连经常看《知音》的凤姐也过时了,甚至有观点认为,咪蒙就是新时代的《知音》。
在与抖音、快手和批量化生产的情感类营销号的竞争中,《知音》在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上均占劣势,影响力的削弱实乃趋势使然。
我们也能看到,知音传媒集团的一系列改革中,机制化的、产业化的动作频繁,取得了相应成果,涉及具体内容创新的举措却只是零星分布,增长的利润多半并不来自于媒体发行和广告业务。
因此,传统媒体转型也并不意味着内容升级。除少部分头部媒体外,多数中小型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对内容的投入主要是以更新传播平台、提升传播形态的方式实现的。例如从纸媒变成网媒,从文字变成图文或短视频,从由人操作变成由机器操作等。
站在传播角度,这些当然都是进步乃至颠覆,但站在新闻角度,内容本身并未发生质变。包括《知音》在内的许多媒体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生存危机倒逼推陈出新;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内容优化的空间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愈发逼仄。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传媒集团活得还不错,但核心品牌却无法历久弥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中生看知音为了写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