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本来打算去写作业,但是家长一催促,就一点兴致都没有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家长,你的,自己的本来打算去写作业,但是家长一催促,就一点兴致都没有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要理解:
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往往把子女的成功和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亲身经验的总结,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因此,我们作为子女应该经常向家长谈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自己的意见与家长的想法不一致时,不能“耍态度”、“甩脸子”,要通过商量来解决,大家以理服人。
建议2:了解自己,陶冶自己,悦然度过自己的“青春叛逆期”。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进入青春期的日子,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因此,建议找一找相关的资料或者书籍,对青春期的自己加深了解,也算防患于未然。
在这个时期,我们要警惕自己身上会出现的3种典型逆反情况:
一是自主逆反。说得直白点,就是家长、老师盯得太紧,让我们感到窒息。这时往往会拒绝办一些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在本次问题中提到的“催促学习”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评定逆反。主要是家长对我们批评时,如果过分渲染、夸大其词,会诱发我们产生逆反,直接顶嘴互掐。比如,翻腾旧账、一无是处,会引起我们直接的反唇相讥。
三是禁果逆反。说白了,就是家长越反对,我们越要干,本来不想干,现在赌气也要干。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遇到这样的情绪波动,我的经验是,自我告诫“冲动是魔鬼”,平静1分钟,要先回房间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恢复理智后,再决定干什么,千万别做傻事,避免后悔。
这个时期,建议你培养一两样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琴棋书画、打球运动等等,既可以陶冶自己,给自己一个情绪释放口,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建议3:自我驱动,提高目标感,增强学习效率。学生的本职还是学习,在问题中提到,父母的干预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兴致,现在分析,这主要是我们自己的目标感和内驱力还不够强烈。
我建议你在家里挂一份《每日生活学习作息表》,按照时间轴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这样避免了学习的随意性,也可以不受外界干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按时学习习惯。尤其对重点学习内容,要设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提醒自己遵守约定。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要记得给自己一份小奖励,让自己的成就感越来越强烈,这样,外界的影响就会减少,自我的驱动则越来越强。
总之,当我们面对冲突时,一定要让自己平静下来,理智起来,不甩脸子,不使性子,多跟家长交流,多主动化解冲突,让自己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希望可以给你一点启示。
我是老白嘚吧嘚,一个专注教培的耕耘者,点击关注我,可获得相关资料。
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深度交流,谢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家长谈,和家长聊天,告诉家长你的想法,不要说:我知道了。这样会让家长反感。
可以表达出这样一个意思:我现在大了,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事情,也懂得什么时候写作业,要是写不完老师叫家长受累的可是你们,我很爱你们,不让你们丢脸,等我遇到不会的题再问你,所以我现在都很积极的写作业,这个我会安排好的,请相信我。
这么做是要表达出:我可以,我能行,我可以搞定自己的学习,但同时我又需要你们,会考虑你们。
这样父母会觉得孩子懂事,以后会更加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还有个方法就是,你也催家长,家长一做事,你也催促,制造一样的环境让家长更加明白自己的心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机智]先分析原因
基于性格差异和亲子关系质量的不同,虽然会有个体差异,但依然可以总结出一些可能的共性,我们试着复盘一下“没有兴致”的行为反应背后的情绪和感受,看看你的反应跟哪种类似吧:
1.你让我去我就去,那岂不是很没面子,我偏不[右哼哼],我的作业我做主,我就不做,哼!
2.好不容易存够了耐心,准备花在作业上,这一催,把攒的点耐心不仅给清空了,还直接搞成了负数,我得先花时间平复一下情绪,重新攒耐心,人生好艰难[捂脸],哎…
3.催促被无意识识别为“攻击”(比如你对我不满),苦于无法“明目张胆”反击(表达我对你不满),默认干脆用不做作业的行为来反击[皱眉]。
4.可能还有其他的心理过程,欢迎补充…
[机智]知道了原因,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能迅速改变的只有自己。
1.如果识别到了被唤起的负面情绪,隔离父母的负面情绪的同时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2.如果识别到了攻击和自己被压抑的攻击,可以尝试一下用幽默的语言反击来替代无意识的行为反击,比如回应一句“我不做,不做,就不做,你咬我[大笑]”,然后你就可以快乐的去做作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悠然驿站,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做了十年的学业疏导,遇到过许多和你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很愿意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存在这种想法和抵触是非常正常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既然是自己的事情,那么每个人潜意识中都希望对这个学习行为有主控感。而家长的一再催促将这种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的学习。让这种主控感被削弱。与此同时,反抗的情绪增强。当你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中时,你就很难再专注于你的作业。
上一篇:偷狗贼最害怕遇到的狗狗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