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才是书法的学习正确方式?
书法,字帖,方法什么才是书法的学习正确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及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古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法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
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四、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九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书法大师魏开学告诉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三)、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晚学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叫做《不厌书法》的手机APP,为书法篆刻爱好者提供学习借鉴的方法和技巧。
打开APP点到工具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字典与工具的功能,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篆书怎么写,你就可以输入一个字,然后就可以看到很多这个字的写法。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篆刻印典。比如说我要输入一个李字,就可以看到历朝历代名家对于李字的篆刻方法,点进去还可以将它反过来方便我们把字描到石头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篆刻印谱,可以帮助学习篆刻初学者提供很多资料进行查询。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也有许多历朝历代的名家的名帖供学习者去临摹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学习,不是拿本帖开始临就能行的。首先,得先过一遍,书法的发展史,了解书法的发展过程。初学者,可先学隶书或者楷书入手,了解八法之基本运用。至于篆书,主要在于练习控笔中锋,平时可练习中锋画横线与竖线,还有打圈。选帖,颜柳欧赵,曹全,张迁都可以。主要在于领会各帖风格,运笔特点,即笔法的运用。每天坚持半小时。由独体字开始练习,再则由浅入深,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各个结构的练习。贵在坚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帖,学古人,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无所得也。
上一篇:研三结婚合不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