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对引进外资的态度是什么?
中国,招商局,洋务运动清朝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对引进外资的态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李鸿章,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还要推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采用外国的科学技术但是目的是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当时洋务派是抵制国外入股中国企业的,坚持“借洋债以兴大利”。但是大量向外国借款,当无力偿还最后也就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吞食中国企业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搞洋务运动办工厂、造机器、修路架桥,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尤其造枪造炮、买军舰、办学堂还是“只出不进”的花钱项目,洋务运动兴起的30多年间共兴办了19个军事工业、30个民用工业企业,还兴办了一批近代交通运输企业,清政府眼看日子都过不下去了,突然之间哪来这么多钱呢?
资金的确是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政府和“洋务派”们都想尽了办法,在国家和地方财政都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努力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军事工业主要靠政府投资,具体来源是军费拨划,如江南制造局刚建立时每月需要经费约1万两,是从淮军军费中列支的。中央财政困难,有时就直接从上交国库的关锐、厘金中留一部分充作经费,再不足时靠“洋务派”分掌的各地财政予以解决。至于民用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官款和招商引资两部分,官款即财政资金,一般不直接投资企业,而以“借垫”的形式给企业使用,以此为“启动资本”设立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获取资金,如轮船招商局设立时借垫官款13.5万两,同时以股份制形式募集股金100万两,作为开办企业的资金。
可以看出,办洋务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一部分来自以股份公司名义募集的资金,资金的这种来源方式决定了企业“所有制”形式,一种是官办,一种是所谓“官督民办”,前一种是纯粹的“国企”,后一种虽然打着股份公司的旗号,但控制权都在“洋务派”手中,如30家民用工业企业中李鸿章经办的就有12家,他们“亦商亦官”的身份决定了这些企业其实也都是“国企”或“准国企”。
政府的财政资金总是有限的,靠政府或大户筹集建设资金难免捉襟见肘。从金融体制上看,清朝中期以后实行的是从明朝继承而来的银本位制,主币是白银,而且是银两,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不能像外国那样通过准备金制度和杠杆效应发行信用货币,政府没有钱,能想到的就是加捐加税。但是,靠加捐加税的财政是岌岌可危的,依靠它推动近代工业化进程,不用说民用工业,就连朝廷力保的军事工业在关键时刻也经常“掉链子”,李鸿章曾费了很大力气为海军争得每年200万两、共5年的军费和相关军事工业投资,但实际拿到手的仅有50万两,一向强势的李鸿章也无可奈何,因为朝廷财政能挤出来这点钱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鸿章也非常清楚:清朝国库里面的银子都用来赔偿了,哪里还有钱来搞这些东西?
维持政府运营需要钱,巨额军费需要钱,办洋务也需要钱,省吃俭用无济于事,加捐加税也有极限,没有自己的银行又不能举内债、不能印钞票,清政府最后只剩下了一条出路:向外国银行借款。据统计,晚清时期朝廷累计举外债85笔,金额高达3.7亿两,这些钱不仅需要支付8%-10%的高额利息,而且许多借款都以关锐、盐税、路权作抵押,在金融控制权被外国银行掌握后,清政府的财政大权最后也拱手相让了。就拿其中一项举例子,当时清朝在湖广建立了一条铁路,建造铁路的钱就是借外国银行的钱,是为期40年、数额600的金英镑的借款。
综上所述,“洋务派”李鸿章对引进外资的态度是默认的,既不旗帜鲜明的支持,也不大张旗鼓的反对。因为,他很“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洋务运动先后以“自强”与“求富”作为口号,在晚清时期兴起了轰轰烈烈的致力于中华崛起的发展。
而作为其中中坚人物的李鸿章更是不遗余力的借助西方力量来推动军事以及实业方面的发展,从而先后建立了北洋舰队、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以及实。
总的来说李鸿章对引进外国技术以及资本是积极的!
上一篇:人必须依附于一个“单位”才能好好的活着吗?一定要找稳定工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