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理解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长衫,他的,的人怎么理解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乙己为什么不被认同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我认为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他是一个另类。人们喝酒,要么是穿长衫的有钱人,要酒要菜,慢慢坐喝;要么是短衣帮的穷人,站在柜台外喝一碗暖暖身子就走。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由此可见孔乙己不伦不类,上不沾边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
其次,他身上有着人们看不起的可耻行为——偷劫,由于次数太多,导致人们当面嘲笑他,把他当成调戏取乐的对象。
第三,好喝懒做,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个人根源。本来识字,不仅找工作容易,而且还能找到很体面的工作,是短衣帮者流不能企及需仰视的。但是,由于好喝懒做,没钱了只能偷书卖,弄得不仅名声不好,还永久的丢了体面的工作。谁会找一个偷书的人抄书呢?
第四,封建思想文化、封建科举制度害了孔乙己。孔乙己身材高大,是一个很好的劳动力,他完全可以凭体力劳动去生活。但是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暂时没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是会为了考取功名而终身读书,范进五十好几才中举。孔乙己就算他自己沒办法考取功名,也不愿脱下象征着他读书人身份的哪怕又脏又破了的长衫,穿着短衣帮去干体力活啊。所以,沦为笑柄就是必然结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乙己这个人物是以一个穷书生酸秀才的形象出现,最后穷固潦倒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孔乙己仅凭着一身粗布长袍是挤身不了上层社会,却又不能与劳动群众为伍。一碗浊酒几颗茴香豆打发生活,虽然大家笑话他,但也对他几分同情,几天不见还能叨念他,当他喝酒时也有几多小童围他讨要茴香豆,每每这时他也是最欢乐的时侯,总是认真地分完最后一颗豆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孔乙己是著名文学家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他一生的梦想只为中举。然而,直到他老年的时候依旧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他生活穷困潦倒,但依然坚持将自己当做一个文人,穿着破旧的长衫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文化人身份。最终却活成了周围所有人眼中的笑话。
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怜的也是悲哀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境遇呢?
首先,孔乙己没有认清现实
古代社会,人们上升的出路只有科举考试一条。但是科举考试,也并非是人人都能考上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孔乙己应该参加了无数次。到他年迈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科举;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他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应该改变目标去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其实孔乙己的故事就跟我们现在很多心怀梦想的群演一样。据说在北京生活着这么一批人,他们怀揣着演员梦,从祖国各地齐聚到北京。平时,一日三餐只用馒头开水对付,晚上睡觉在肯德基等快餐店凑合,每天当群众演员只能拿到30块钱的工资。他们这些人中99%的人是没有任何出路的,但是他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依旧苦守在北京,等待着出头之日。
某位领导曾经说过,我们做人要做到8个字: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梦想只有在现实的土地上才能开出花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解决了自己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然而孔乙己们却正好反了过来,他们心无旁骛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却从不顾及自己的真实现状,没有现实土壤的栽培,他们的梦想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其次,孔乙己没有认清自己
在小说中当孔乙己去酒馆喝酒的时候,他总是穿着破烂的长衫。酒馆里也有很多客人穿着长衫,但是他们穿的长衫是得体的、崭新的,他们坐在那里优雅的喝酒;还有一群是穿短衫的,他们平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劳动过后来酒馆放松一下自己,他们是没有资格坐着喝酒的,他们一般都站着喝酒。而孔乙己却成了这个酒馆里的第三类人,他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而且也是唯一一个经常赊酒喝的人的客人。
孔乙己身上脱不下去的长衫,是他给自己贴上的一个文化人标签。他认为自己是个文人,是区隔于底层社会的体力劳动者的。然而他却从没想过,如果将科举考试的结果当成选拔文人的标准的话,孔乙己其实是算不得文人的,更何况他的物质条件还比不上底层社会体力劳动者。
其实在现代社会,孔乙己模样的人物并未消失。如今大学生以每年数百万的数量在增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这些大学生,在找寻工作时却挑挑拣拣,他们认为只有坐在高级的写字楼里,每天有饭后甜点和咖啡供应,才能算是一份得体的工作,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们,无疑就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翻版。
孔乙己,是个封建社会传统礼教下的悲剧人物,他无法认清自己,也无法认清现实,现实生活悲惨却故作清高,活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笑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经年少无知笑话孔乙己,如今我们都活成了他的样子。偶尔翻到语文教科书《孔乙己》一文,这是我读中学时就读过的名篇,如今又细细地读了一遍,和几十年前老师的讲解相比,我的理解并不一样。
重温经典<<孔乙己>>,笑柄中感受一丝心酸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慢慢回想起孔乙己来,就越发觉得和孔乙己心离得很近,甚至是尊敬。曾经孔乙己也有着踌躇满志的梦想,渴望光宗耀祖,挤进长衫客的行列。当他从懵懂的少年活到头发花白的年龄时,仍把“学而优则仕”当做人生的目标。他不被人理解,无人愿同他真心交流,他也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孤独苟活。
上一篇:2020年适合投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