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道理是啥?
一字,用意,千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道理是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道理是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我们必须用心读书,下苦功夫。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必须弄通学会。
读书最重要的是这种契而不舍的态度,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学识。只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能写出一字千金的好作品。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一天,唐代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了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小鸟。不巧,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 其诗为 巜题李凝幽居》,该诗其中一句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贾岛把自己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僧敲月下门"这一句拿不定主意,用“推"好,还是用“敲 "好。韩愈很有兴致的思索后对贾岛说:“我看用“敲”好 ,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响。 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一个“敲"字,就让这首诗千古流传,而“推 敲”从此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也正是贾岛的认真读书,刻苦努力,才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写诗对每个字都认真揣摩,使他在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真可谓是“一字值千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中自有黄金屋,自然就是一字值金。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句话是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意思就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不要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古代人做学问,写文章都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讲究,一字一句往往都反复斟酌。同时,古人表达情感很含蓄,很用心。正因为如此,后人在阅读前人作品时也需要具备前人的境界和修养。所谓“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说,要对前人作品的内涵有确切的理解,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遣词用语的心境、用意,读书必须读字里行间,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一字千金有典故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千金”后来也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相传秦国时,吕不韦虽然做了宰相,但因为他过去从商,文武百官既看不起他,也不服他。于是,吕不韦听了别人的建议,准备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他广泛招纳名士,把每个人写的编成一部书,取名为《吕氏春秋》。后来,吕不韦下令把一千金和《吕氏春秋》一起挂在都城咸阳的城门上,并宣布道:“谁能指出本书错误,删去一字或增加一字者赏给千金。”“一字千金”的故事也就由此而来。
读书还得好好认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事要用心。读书也是一样。读书用心都知道,但这个用心是指需要带着自己的意识用自己的思想,思维学习。学会思考和分析。
因为死读书只能了解表面层的知识,而没有学到深处,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学到真知识的。
真正的学者往往字字珠玑,寓意深奥!关键时刻一字就能表达了更高的意境,堪比黄金,甚至远胜黄金的珍贵。
只有这样的读书~在以后的人生才能获得非凡收获,受益一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我们先了解两个熟知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人建议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写书。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每一个字都如同黄金一般值钱,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不可多得。
上一篇:学生恋爱可以有未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