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疫情之下,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
疫情,中国,金融如何看待疫情之下,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该来的总会来,但绝不是现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和股市,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封闭隔离的时空里,爱情被寂寞加了杠杆,所以才会那么纯粹和浓烈。肺疫时期的股市也是如此。实体经济的要素流动被冻结,人员无法聚集上班,机器设备仍未点火,供应链也是气若游丝,闲置的资金要投向哪里呢?病毒的压抑下,人们当然是选择股市而非那虚幻、绝种的爱情。什么能当饭吃呢?在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社会的疫情里,阿里萨这样的情圣早已罕见,多的是股吧里被奉为神的牛散或股神。
爱情如果只是“情绪面”,那么最终还需婚姻这个“基本面”的检验。“比起爱情中的巨大灾难,日常婚姻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如果爱情的终点是婚姻,那么股市的基础仍然是经济,除非这个股市是一直靠金钱(资金面)和花言巧语(概念)诱惑接盘的“渣男”。在一个实体经济遭遇巨大冲击,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的基本面背景下,一个依赖隔离中“寂寞加杠杆”的居民资金的牛市是否持续?就像检验爱情的不是海誓山盟的概念,而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琐屑,检验股市成色的是不是来自实体经济的财务年报?当然我承认,金钱或资金面可以继续支撑浪漫的概念,但钱或增量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继续加杠杆还是继续依赖国家队和央妈的补助?
其实不用担心,1月份的天量社融数据已经出来。那是“前疫情时期”银行长们和地方政府官员们在春节前“赶订单”,早投放早收益,所以钱还是有的。但接下来的2月恐怕就“太难了”,后疫情时代的股市何去何从?不止一个银行朋友跟我说业务同期降了近六成,金融业务是信用行业,“人都见不到面怎么可能签单,顶多是微信和电话上确定了意向,订单转化率很低”。当然,股市和债市等标准化的证券市场除外,而且还受益匪浅。贷款和其它非标业务等需要线下人际互动的就难了,尤其是大小酒店都没营业无法把酒言欢,毕竟中国的金融行业还是关系型行业。在实体信用无法创造货币,人们的工资大幅下降,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近乎断裂的情况下,还如何用增量资金来赎买这个牛市?当疫情中的散户资金释放完毕,难道一直依靠央妈的放水和国家队的维稳,以及海外廉价融资只是来套息套利的北上资金热钱?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长达51年的“帕拉图式恋爱”,肺疫时期的股市也可以继续依靠资金面的放松,分母总是比分子更加容易。但这恐怕也有个时间限度,有些预兆已经显现,比如M0、M1增速几乎零封,杠杆率又创新高,3000点上分歧严重,黑色季报预期随时触发。但我真心希望,疫情时期的股市,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一直忠贞不渝、一直惊天动地下去。因为它可能是这个悲伤和迷茫的日子里,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人间烟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