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里,很多农民收入并不高,但吃酒送礼苦不堪言,该怎样解决?
酒席,都是,农村农村里,很多农民收入并不高,但吃酒送礼苦不堪言,该怎样解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已经有一些村庄在控制这种不正之风。并深受欢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刚开始,娶亲嫁女,红事白事,收礼,是因为大家都很穷,无法自己处理,大家都互相帮衬着,把日子过下去。但是有些人收入的提高,开始进行攀比,,形成不良风气,最后导致很多农民自己的收入不高,也“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那么,这件事情要如何解决呢?问题的看法,不喜勿喷。
一,当地政府干预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在提了。比如说在我们当地,就严令禁止酒席大办的情况。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也因为给孩子办周岁请客,被记过处分了。本来是可以调入县城的,现在只能在镇上工作。所以现在我们当地对于请客这件事情很克制,办的少,请的人少,自然就可以缓解吃酒送礼的困境了。
二,政策宣传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大操大办了?这个就需要当地的政府进行宣传了,一般是用当地户籍的公务员来进行宣传。以我们这里为例,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只要你家亲戚敢大操大办,那么领导一定是不开心的。对于基层的公务员来讲,领导不开心,意味着什么,自己脑补一下就知道了。
三,加强教育
一般年轻人的事情,就是结婚生子之类的,对于老人而言,就是丧葬。我们这边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愿意在家办给10多桌,就出去旅游结婚了。而老人这里,也只是火化,没那么多人来帮忙,也只是直系亲属送上公墓即可,也不需要多少人。人没那么多,自然也就少请客了。
其实,吃酒送礼的事情,只要想办法减少请客的人数,很多远房的亲戚,关系不那么紧密的朋友都不再邀请,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费了。没有那么多的花费,大家的压力也就减少了,问题就由刃而解了。
以上,就是我该问题的回答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送不了多送少点不就行了,实在送不起礼不如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关系都断了好了。一年也不知道能送几次礼,而且你家有事人家不也回礼吗?问的问题都是让我感觉匪夷所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同姓人居多,低头不见抬头见,特别讲究礼尚往来,谁家有事都要凑个人场。亲戚之间的往来不可避免,但村里人多事多,如果凡事都去,对于收入不高的村民来说实在有点吃不消。
一、可以借鉴我村的做法。我们村以前有四个生产队,村民也是反应吃酒送礼负担重,后来规定,本生产队的人之间有事互相往来(亲戚除外),这样事就少多了。二、不要因为所谓的“面子”去吃酒送礼,要根据家庭支付能力和平时往来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三、想方设法增加副业收入,如养殖业、种植业等。
量力而行,杜绝攀比,让淳朴的民风永久延续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自古都是礼尚往来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亲戚朋友也分三六九等,亲戚比较亲礼物稍微多红包大一点,朋友之间也是看个人能力,能力大点可以多送点贵重物品和多封红包,农村人亲戚也喜欢攀比看谁送礼比较多,有些当地习俗送礼都是一帮人排队挑在肩上慢悠悠走 ,给村里面人看送的礼有多么气派,所以也比较泛滥~中国人这种礼节性无法改变的
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上级下达文件到村里,红白喜事简办,规定吃饭桌数不得超过规定数量,所收财物也是有一定数量多送的还回,村委监督违者罚款,不服从者村里有分红福利建设等项目不予发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手抓。
近些年农村开门酒,谢师酒,升学酒,生日酒等等各种酒席花样百出,给农村百姓带来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方面是某些人在思想上把办酒当做一种敛财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攀比在作怪。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对违规办酒的整治力度,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文件,但是处理制度还不完善,违规人大多没有受到处罚,没有形成威慑力。
第二,加强思想引导,基层组织可以利用好各种宣传途径,给老百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形成良好的酒宴氛围。让老百姓们不敢违规办酒也不想去违规办酒。就好比我现在一样,除了红白事和年满80以上的生日宴,其他的宴席我重来不参加,也不办,大家都不参加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办那些违规的酒了。
上一篇:可以推荐几种酱酒吗,贵的性价比高的都可以,最重要是口感要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