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疫情排名与国家实力及发展程度经济规模有一定关系,你怎么看?
疫情,中国,中国经济有人说疫情排名与国家实力及发展程度经济规模有一定关系,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疫情排名与国家实力及发展程度经济规模有一定关系,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定道理:
1、从疫情传播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人员流动越频繁,为病毒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
2、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疫情防控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越大,因此ZF对强制执行封城和隔离非常谨慎,遇到的压力也非常大。
3、欧美政体是选举制,议员市长总统都是选民选出的,是民间诉求向上传播到高层来执行的流程。疫情之初,这些国家普通人并不具备疫情防控专业知识和风险认知,大都反对封城,维护自身利益!因此造成高层决策犹疑不决、执行力度非常差!
4、欧美资本市场发展数百年,已经形成行业寡头和垄断资本,这些大资本家是只考虑自己利益的,让百姓隔离放假限制出行,明显触及到了这些大资本家的核心利益,他们有私人别墅和私人飞机岛屿度假逃离是非之地!根本不管普通老百姓的生死!因此造成目前欧美疫情泛滥的结果!政客也是非常无辜的,于是各种帅锅!嬉笑怒骂各种丑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因为现在按照疫情排名,之前中国排在第一,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又贵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跟各国紧密联系较紧,虽然最后全国总量为捌万多确症者,但由于措施好,人民又守纪律,加上封武汉效果凸现,因此现在仅剩下三名多人确症者,胜利在即;反观西方和美国及韩国和日本。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越发达,病情就越重。现在美国排第一,西班牙第二,意大利第三,德国第四,英国第五,其次韩国,日本,印度。由此可以看见,由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程度,越发达国家,灾情越重,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又不是绝对的。你看美国那么多,跟美国总统不重视及不采取紧急措施,而是隔岸现火,结果最后成为世界疫情中心,而韩国呢,开端灾情很重,于是政府重视,封城及高科技追踪,结果效果呈现,现在形势大为好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2018年3月以来,外部变化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调控目标明确,逆周期调节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在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同时,坚定扩大开放,做好各项改革,使得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整体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是短期的,总体可控,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中国经济有巨大发展潜力与韧性。
当前经济形势面临“三叠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年9月到2017年年初,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普遍性衰退,无论是欧美还是金砖国家等经济体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全球经济复苏却并不稳定,世界经济陷入“新平庸”,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无论是金融危机伊始的“四万亿”的刺激计划、扩大内需的举措,还是近年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政府在根据形势变化中探寻走出危机的措施,由于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危机影响的持久性,政策目标、政策组合在不断调整;第二阶段是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稳定复苏,走出金融危机趋势明显,外贸拉动经济强增长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效应使中国经济逐渐呈现见底反弹的态势,然而2018年3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第三个阶段是2020年1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实现阶段性“停战”,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美经贸摩擦朝着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坚实一步,为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带来信心。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扩散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最大不利因素,疫情对中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市场份额、海外投资等产生较大影响。当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成为中国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开放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因素(包括国家间经贸关系、地缘政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影响。从外部环境和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关系的逻辑来看,如果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则国内政策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在“稳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更倾向于防范风险;如果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或者出现较大动荡,则国内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更为关注“稳增长”——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现阶段疫情冲击下的宏观政策更加强调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是“三叠加”,即国内转型升级与外部不利环境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期与内外需放缓并发叠加、稳定经济增长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叠加,需要处理好“内部与外部”“供给与需求”“速度与质量”“实体与虚拟”四个方面的关系。
中国经济韧性强,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原始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产业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一定时间、空间背景下完成。当前,世界正处于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中,科技发展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会。当廉价的劳动力、便宜的厂房租金等各种初级生产要素优势逐渐消失之后,企业发展就不得不转向自动化、高科技领域。从长期看,这有助于中国企业脱离初级要素优势依赖的发展惯性与路径。在一些领域,国外竞争对手虽然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但是设备与经验偏重传统技术,中国企业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
上一篇:如何评价有人说“存钱不如存黄金,存黄金不如存地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