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养殖户,饲料,误区农村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t部分农民养殖观念落后
1、图便宜讹水养猪在农村养殖户中比例较大
要想取得好的养殖效益,必须缩短养殖周期、降低料肉成本和饲料成本,现在很多农民还是运用以前的土办法讹水喂养,片面的认为讹水省钱能降低养殖成本,殊不知讹水虽便宜但没有营养,达不到猪只生长营养所需,从而延长了饲养时间,反而得不偿失,并且讹水养猪隐患多,由于讹水不卫生和根本不能提供猪只生长所需营养,极易造成猪只患寄生虫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天气突变和饲养环境恶劣时极易得病,造成猪只死亡和经济损失
2、没有规模小打小闹,行情好时一窝蜂
大部分农民养猪出于行情好不原错过机会看别人养我也养、或平时养一个两个换点生活补助或过年杀掉过节用,由于存在这样的思想,这些农户在养猪时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舍得投入,养殖量小、猪只生长环境条件相当差,在这种思想和环境下猪只生长慢易患疾病,并且在遇到疫情或行情下跌时,由于养殖量小和技术上的薄弱,没有抗击风险的能力,只能把猪全部处理掉,造成经济损失
(二)、没有技术盲目投入
1、\t饲料品种繁杂不会选择饲料
由于现在饲料品种繁多,一些小的饲料厂家又利用广告扩大产品的功能宣传,造成农民误解,认为广告好的饲料就是好,便宜的、成本低的饲料就是好,于是在选择用料上只追求价格便宜不注重饲料品质和猪只的生长速度,更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和技术,在养殖当中听信广告所讲,饲料有香味猪只食后贪睡等就是好料,殊不知这些都是生产厂家添加的过量的微量元素和药物所制,养猪要追求饲料营养的平衡和全面,过分添加的微量元素和不当的药物对猪只有害,并且增加了饲料的成本,还有些养殖户虽然购回的是优质的好饲料,但买回后为了降低成本擅自更改生产厂家配比方法,因此有部分农户买的饲料贵但生长速度并不好。
2、\t不注重猪只生长环境,造成生产力低下
好的环境不但能促进猪只生长,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还能提高猪只抗病力,部分养殖户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夏天不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没有防寒保暖,这样猪只经常生活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生长缓慢抗病力低,在寒冷的冬季猪只为了抵御冷应激只好消耗一部分饲料转化为热量来适应环境,这样增加了猪只的采食量增加了饲料成本,夏季闷热的环境又使猪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
3、\t购猪时不注意,造成不必要的生产损失
由于农村养猪防疫意识薄弱,很多母猪、仔猪没有进行疫苗防疫,当这些猪只购回后由于环境的突变和运输等造成的应激反应,往往猪只运回后就会表现出不食、拉稀、发热、浑身发红、咳喘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无发挽回的经济损失
4、\t喂养方法不当,不注意饮水的重要性
有些养殖户在饲喂过程中不分猪只大小和生长阶段一律喂给同样的饲料,或是一种饲料从小一直喂养到大,这样发挥不了饲料的优势,由于不同大小不同阶段的猪只对营养的需求不同,饲料的配比也不一样自始自终喂给同一种饲料,要不造成饲料的浪费,要不就是饲料营养不够猪只生长慢,还有些饲养户不注意水料的配比,过干和过稀的饲料喂猪都不好,更有些养殖户不注意猪只的饮水,猪舍内经常没水或饮水已被污染但没有及时更换,不足不洁的饮水 造成猪只采食量下降和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猪只疾病
(三)、\t防疫保健不到位,治病重于防病错误观念依然存在
由于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科学的养殖观念和防疫意识,认识不到良好的全面的防疫是取得养殖成功的关键,更有的养殖户认为防疫注射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个别养殖户在实际生产当中不作疫苗预防或只做部分疫苗注射,造成防疫上的缺陷。当猪只发病时只注重个体猪只的治疗,而同栏舍受疾病威胁的猪只却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药物预防,这样会造成病猪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向外排毒感染其他猪只,从而造成没有受到保护的猪只全群发病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t无法正确认识发生的疾病 ,盲目的用药和加大药物的剂量
由于现在猪只的流动性比较大,带来了疾病的互相传播和扩散,往往猪只得病都为细菌和细菌、细菌和病毒间的混合感染,这样加大了疾病的严重性和给疾病的确诊治疗带来了难度,治病难病难治,农村广大的兽医工作者和农场主为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疾病,不得不加大用药的种类和剂量,更由于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和药物之间的相互配比认识不足,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或慢性的药物中毒,反而加剧了疾病的发展和猪只的死亡
以上只是笔者这段时期在广大农村工作走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当然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猪知识和长期形成的错误的养猪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制约着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可喜的是:很多养殖户已经认识到了科学养猪的重要性,逐步在改善和改进养殖环境和饲养方法,改良养殖品种,一些大型的畜牧发展公司正在从农村养殖发展实际出发,着利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努力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襄樊正大公司,派出自己的很多业务和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广大农村、山区,不辞辛劳一村一户的宣传和推广科学的养殖知识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所到之处,给身在困境中的广大养殖户带来了福音,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喜爱,我想,通过广大养殖户和所有有志于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的人员的共同努力,农村养殖业将会得到健康的发展和更大的提高。希望对大家有用,个人经验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友们,这次的分享,是想与大家讨论一下关于农村养殖,有哪些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村养殖创业致富的力度增大,更有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使农村养殖业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但同时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疫病疫情也越来越复杂,给广大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现就农村养殖场常见的误区谈几点意见,请农友们指点:
一:认识的误区 在广大农村,有一些养殖场的农友对养殖技术的缺乏.对科学管理水平的不规范.在疫病防控的同时,存在着重治轻防的思想,认为只要无病就没事了,其他的就都无所谓。即便是防疫也是走过程,却不知道,一旦发生疫病或者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二:饲养密度的误区 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头(只)牲畜家禽的所占面积来表示,圈养密度越大,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粪尿量越大,舍内湿毒也越高,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数量增多.从而影响牲畜家禽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增重和饲料的转化率。在农村,中小型养殖场往往忽视了养殖的密度、盲目地进行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可提高所养畜牲家禽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但如果圈养密度太小也是不经济的,在实际生产中,适当提高密度也是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但是,不能过度。 我们以养猪为例:实践证明,15~60kg的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平方米.60kg以上的育肥猪每头需1.0~1.2平方米,每圈头数以1O~20头最为合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温来决定每圈饲养的头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