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养殖户,饲料,误区农村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养殖户来说,做好养殖场管理非常重要,而做好养殖场管理消毒是第一步,确实很重要的一步。但是很多朋友在进行消毒时,往往操作手法不正确,使得疫病没有有效防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养殖场消毒的几大误区,供大家参考!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误区一:未发生疫病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就算养殖场没有疫病,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因此,未发生疫病地区的养殖户更应进行消毒,防患于未然。
误区二:消毒前环境不进行彻底清除
由于养殖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一般要经过清扫(为防止尘土飞扬,事前可用消毒水喷洒一遍)、冲洗(包括禽舍的冲洗、设备及饲养用具的清洗)、然后再进行消毒。不然动物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等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误区三:消毒剂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效果的好坏,主要和它的杀菌能力、杀菌谱有关。目前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好的消毒剂是没有什么气味的,如聚维酮碘、聚醇醚碘、过硫酸盐等;相反有些气味浓、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存在着消毒盲区,且气味浓、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对畜禽呼吸道、体表等有一定的伤害,反而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误区四:长期固定使用单一消毒剂
长期固定使用单一消毒剂,细菌、病毒也可能对此会产生抗药性;同时由于杀菌谱的宽窄,可能不能杀灭某种致病菌,使其大量繁殖,对消毒剂也可能产生抗药性,因此最好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轮换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养殖场消毒误区的介绍了,总之,为了有效防控疫病,我们进行消毒时,一定要有序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养殖成功,自己也想养殖,最终管理不善导致失败。
2.没有技术,包括选种,喂养,打针等技术,都需要了解,不然也只能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引种方面的误区1在饲养品种上,片面追求名特优新奇,忽视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对养殖品种的生产、销售及市场、效益等缺乏认真细致的考虑,轻信某些宣传广告的误导,经常误入炒种者设置的圈套。2在种苗选择上,一味追求价格便宜,忽视生产性能等因素对效益的影响。如少数孵坊或育雏户为节约成本,对种群或新雏不防疫,结果有些贪便宜的养殖户购买其苗禽后,常发生鸡白痢等对家禽生产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也有一些养殖户购进劣质疫苗甚至病雏,结果不仅在产蛋率、生长速度等方面明显下降,而且极有可能引起整群暴发疾病。3在养殖项目上,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不少养殖户对禽类及其产品市场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了解,在潮起潮落中,不能冷静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错失良机,遭受损失。如在蛋鸡生产效益不断增加时,不少人纷纷上马,扩大规模,而当价格下降时,又不能坚持度过难关,纷纷挥泪淘汰,一旦价格回升,又常懊悔不已。二疫病预防方面的误区1不能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安排预防接种(1)不能根据疫病的流行特点、母源抗体水平、每次免疫后抗体消长情况以及不同疫苗间的免疫交叉来正确安排免疫。如马立克首免没有在24小时完成,新城疫首免推迟到14~15日龄以后等等。(2)盲目使用强毒苗。如对未经弱毒苗免疫过的雏鸡使用I系苗,对未经传支H120免疫过、不超过3周龄的雏鸡使用H52免疫。(3)接种方法不当。如不能根据疫苗的要求胡乱使用点眼、滴鼻、刺种等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养殖上误区有几点,第一不能盲目跟风,看到别人赚钱了自己就跟风,别人有技术有经验,经验是学不到的。第二不能乱用药,消毒保健一定要做好。第三环保一定要达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养殖业在迅猛的发展。农村搞养殖业非常艰苦,而养殖技术、疫情防控、市场行情时刻成为我们的拦路虎,落后的交通、匮乏的信息,有时候让人真的很崩溃。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下面我们探讨几个误区:
1、跟风养殖:很多人看到别人搞养殖挣了钱,就立马跟风去搞,没有搞市场调研,头脑一热立马把钱砸进去搞,结果血本无归。
2、经验养殖:很多养殖户自以为经验丰富,凭感觉养殖,凭感觉配饲料,凭感觉下药,结果导致养殖失败,磕磕碰碰,只信经验,不讲科学养殖,是行不通的。
3、偷排偷放:动物的粪便对环境会产生污染,会给附近的人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不便,因此粪便的科学处理会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注意,造成了对环境的大量的污染,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才是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大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