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的家庭经济大部分掌握在“大妈”手里,拉动消费为什么不瞄准她们?
大妈,中国,的是中国的家庭经济大部分掌握在“大妈”手里,拉动消费为什么不瞄准她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是少数,给消费者想要的,不是你想推销的,以后5G出来也不会是什么直播带货的风口,因为趋势已经过了,而是建立科技带动新的工业和制造业,真正的科技引领趋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妈经济实际上是养老经济。个人认为,大妈疯狂囤黄金,成为近几年见诸与国内外媒体频频报道的热点,主要还是大妈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风险的防范,对养老的顾虑以及对子女不放心等诸多因素的折射。
我之前在上课时常常讲,得孩子者得未来,得年轻人者得市场,得老人者得天下,而得女人者则得到所有的一切。因此,我又将新经济市场商机称之为“三毛市场”,即:黄毛,孩子及母婴孕童市场;长毛,即女人,包括美健、保险、教育等;白毛,即老人,养老市场。而大妈则是长毛+白毛市场的结合体,其中,蕴藏的商机自然无限。
但也有一个问题,2020年代的大妈,从年龄层上算起大约60岁以上,即1960年之前出生的女性。这一部分人群到底有多少呢?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9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味17603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2.6%。
由于上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还是在10年前,第七次人口普查刚刚启动,所以目前上没有准确的60岁以上男女人口比例数据。但是参照2018年年末我国60~64岁男女比例为100:100.03,65岁以上男女比例为48:100(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此换算,目前我国60~64岁大妈大约有1.29亿位,65岁及以上大妈(奶奶),大约有1.17亿位,极为可观。
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妈妈加入大妈群体,而我国有100万失独家庭,(大概率事件)如果另一半儿再早走一步,“失独孤寡老人”中大妈群体数量也将是非常可观的一组数据。
从这一点而言,大妈经济某种意义上是防范经济,黄金、保险、理财等高避险投资是大妈经济的重点,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大妈经济,也就是说,不是什么做生意都可以赚大妈的钱。
因此,在拉动消费方面,针对大妈经济推出相应的举措,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而且具备一定行业界限的工作,可以说,对相关行业的相关企业而言,针对性推出大妈营销是可行的,但作为政策制定层面,刺激消费角度,针对大妈经济出台政策,还不具备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以上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单位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和消费建议,疏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多多批评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经济都是掌握在大妈手里,这话是有道理的。从年龄结构分板,年轻人收入结累不多,而且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有钱都用于这些大的消费,因此大的闲散资金都集中在五十岁以后的老年人手中,这些家庭都是中国传统式家庭,男人赚钱女人用,男主外,女主内,家庭都是这些大妈主持着家庭的经济命脉,那么实际上就等于中国大妈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题主提出拉动消费要关注中国大妈,我认为很有见解,拉动消费如何去关注中国大妈呢,要针对大妈的消费心理。那些骗子就很有研究,把中国大妈的消费心理摸得很透彻,他们从保健入手,采取现场攻势,吓,哄,骗全上,所以大妈们都会上当受骗。当然我们说的拉动消费,关注中国大妈,不是去耻骗,而是研究一下大妈们的消费心理。当务之急可以引导老人们走出家门,走到大自然中去,这是老人们喜欢的,愿意接受的。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拉动交通,饮食,金融以商贸行业等等,现在我们的旅游部门脑子进水,反其道而行之,对老年人的旅游采取限制措施,当然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风险,站在他们角度也没错,但站在政府,国家角度,特别站在老年人角度去分析,限制老年人旅游是脑残!旅游中发生一些意外都会有的,老年人意外比较多点,规避一下不就行了,合同注明身体状况自行掌握,旅游中因身体发生的意外由老人自行负责,旅游社不负责任赔偿,这样把律师的无限追责的路给堵死它,旅行社就没有多大风险了。现在旅游部门限制老人旅游真是下下策,老人是旅游的年龄段,老人旅游是主要养老过程中的主要过程,所以限制老人旅游行得通吗?现在还有有一个行业大有前途,人们都没有去开发思路。老人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他们内心有许多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我们现在可以专门组织让他们去回忆,去写作,去表白,然后出版成书,一来对他们是份纪念,对社会是份经验,对市场是个消费,它涉及摄影,旅游,文具,出版等行业,这是个人未曾涉及的行业。总之,拉动中国消费,应该去研究中国大妈的消费心理,让中国大妈去拉动中国市场消费。
上一篇:你用过哪些好用的时间效率管理APP/软件,体验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